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8-12 05:53

關稅寒冬壓頂

陳清雲
2025年8月12日 週二 上午4:10

美國自8月7日起,對我國輸美產品加徵20%對等關稅,且是在原有最惠國待遇稅率上「全面疊加」。工具機原稅率4.7%,加徵後達24.7%;零關稅農漁產品更直跳至20%。此舉對紡織、石化、鋼鐵、工具機等「四大慘業」衝擊尤鉅,中小型出口商直言「生意恐將冰封」。

近年原物料、人工、運輸成本高之企業,毛利早被壓縮至臨界點,如今再遭關稅重擊,終端客戶恐加速轉向低價替代來源,訂單一去難回。經濟部雖提出開拓市場、提升附加價值、融資支持等方向,但若缺乏明確時程與量化目標,恐難化解出口急凍的燃眉之急。

當務之急,政府必須兩線並進、對內對外雙管齊下,才能在關稅壓力下為產業贏得生存空間。

對外,應積極展開雙邊與多邊談判,爭取合理稅率與豁免範圍,並將此議題與供應鏈安全合作、「232條款」等美方關注事項綁定,創造談判籌碼;同時透過外交與經貿管道尋求盟友支持,避免在談判桌上孤立無援。

對內,須立即祭出減稅、租稅優惠、擴大貿易融資與出口信用保險等緊急措施,協助企業降低營運成本、穩定資金流,防止訂單外流與產線停擺。此外,應公開透明的公布受衝擊產業與產品的完整清單,並設立跨部會專責窗口,整合稅務、金融、產業輔導資源,建立「一站式」服務,確保補助與政策資源快速、精準地送達真正需要的企業手中。

唯有產官同心、精準應變,方能在對等關稅寒冬中突圍,守住產業競爭力與國家經濟命脈。這不僅是出口生存的關鍵,更關乎上游供應鏈穩定、就業市場保護以及台灣在全球市場的信用與地位。若錯失先機,產業空洞化與人才外流恐將加速,經濟復甦更會陷入長期低迷。此時刻不容緩,唯有立即行動,方能化解危局,否則代價將由全體國人共同承擔。(作者為前立法院法制局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