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5-08-14 08:20
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1
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1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世間就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世界不會為我們而改變。因此,我們要學會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環境永遠不會主動去適應我們自己,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但是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我們人力所能改變的,所以我們要學會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欠誰的,我們大家有緣在一起工作,無論是誰比誰低了一個職位,也要平等對待,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相互的,也許你現在職位比我高,但是以後的路誰也說不準,我大學畢業那會兒,剛進職場,沒有一點社會經驗,進入到一個新的公司,我什麼也不會,也沒沒有熟人,我多次想過辭職,但是到哪個公司結果都一樣,我就告訴自己,既然我不能改變公司環境,那我就努力改變自己來適應公司的環境,當然,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我為了適應公司的環境吃了很多苦,當然我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與同事相處的很愉快,很快我就得到了領導的賞識,這是我信心倍增,每天都嚴格要求自己,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我。
改變自己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呂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呂蒙開始時只是曉得舞刀弄槍,不能勤於文化知識的培養,孫權在給呂蒙指出這一點之後,呂蒙發奮讀書,後來連魯肅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呂蒙因為孫權的一席話,改變了自己,真正做到了文武雙全,為成就吳國的霸業打下基礎。而呂蒙自然也就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和修養,成功的改變了自己。
也許,我們沒有莊周夢蝶的浪漫,沒有莊子那「泥濘中亦可」的超然;也許,我們無法像寂寞鬥士魯迅一樣以血薦軒轅,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劣根性;也許,我們沒有海倫凱勒那雖然盲聾但卻以心靈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接受《莊子》的薰陶,讓自己接受《吶喊》《彷徨》的強音,讓自己接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洗禮,藉助書籍,讓心在潛移默化中沸騰,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