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入股 英特爾吃大力丸?專家:不對台積構成威脅
英特爾(Intel)。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晶片製造廠英特爾(Intel)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美國政府將斥資89億美元,取得英特爾約9.9%股權。半導體產業專家表示,英特爾短期財務危機可望暫時解除,英特爾與台積電和三星將站在不同天平上,台積電和三星難以訴求公平,但英特爾要追趕三星尚且不易,更不至於對台積電構成威脅。
據英特爾與美國政府的協議,89億美元投資款中的57億美元是來自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授予英特爾但尚未支付的57億美元,以及安全區域計畫中部分授予英特爾的32億美元。美國政府約以每股20.47美元折價取得英特爾4.333億股普通股。
半導體產業專家說,拜登政府是以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的利誘方式吸引廠商增加對美國投資,反觀川普政府是以對等關稅與232調查半導體關稅,威脅廠商到美國投資。
專家表示,台灣、日本等許多國家皆有祭出補助措施,希望藉由資優廠商協助達到政策落地的目標,這措施的性質是「錦上添花」,如日本政府補助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前往熊本投資設廠,力助日本半導體產業復興。
專家指出,川普政府將補助轉為入股英特爾的性質是「雪中送炭」,因為基於國安考量,美國在半導體先進製程方面不能只仰賴外商台積電和三星(Samsung),因此不得不出手搭救在地廠商英特爾。
此外,考量各家廠商財務狀況,專家說,英特爾財務吃緊,台積電並不缺錢,三星財務穩健,預期美國政府將補助轉入股的措施應只會在英特爾施行。
專家表示,美國政府入股將為英特爾帶來正面效果,不僅有助於解除短期財務問題,在業務訂單爭取上也會有所助益,英特爾未來在資金和營運有望步入正軌。
專家指出,隨著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雙方關係確實出現變化,英特爾與台積電和三星將站在不同的天平上,台積電和三星難以訴求公平。不過,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並不是為了投資報酬,也不是基於產業競爭,而是為了中長期戰略目的。
專家說,英特爾應先求站穩,再求向上提升,刪減成本、降低虧損是當務之急,在18A和14A先進製程發展應有所取捨,集中資源提升良率,同時完善AI晶片產品及活化成熟製程產能。
對於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對台積電的影響,專家認為,英特爾要追趕三星尚且不易,更不至於對台積電構成威脅。先前市場多次傳出美國政府希望台積電出手搭救英特爾,在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後,台積電短期應可免於這類雜音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