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4 09:22

AI伺服器熱銷難掩窘境!輝達獨攬利潤,OEM淪為「搬運工」

財訊快報
2025年9月4日 週四 上午9:06

【財訊快報/陳孟朔】《華爾街見聞》報導,在人工智慧(AI)需求爆發下,全球AI伺服器銷售火熱,但硬體製造商卻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慧與科技(HPE)、戴爾、美超微等企業雖然營收齊創新高,卻因高昂的輝達GPU成本與激烈價格戰,導致毛利率與獲利水位持續下滑,與上游供應商輝達的驚人盈利能力形成鮮明對比。HPE最新財報顯示,第三財季營收年增18%至91.4億美元,每股盈餘0.44美元均優於預期,但伺服器部門的營業利益率卻自去年同期的10.8%下滑至6.4%。美超微2025年第四季營收暴增46.6%,但毛利率亦降至9.7%。戴爾情況相似,2026年第二季毛利率由去年的22%降至18.7%。為安撫投資人,HPE執行長Neri承諾將於本財季末把利潤率拉回約10%。

與此形成強烈對照的,是幾乎壟斷AI GPU市場的輝達。其在數據中心GPU領域市占率高達98%,定價權完全掌握在手。今年第二季non-GAAP毛利率高達72.7%,最新Blackwell平台推理工作負載的毛利率更可達77.6%,遠高於伺服器廠商的個位數或低雙位數水準。

分析人士指出,伺服器OEM陷入困境有三大結構性原因,首先,輝達GPU價格昂貴且供應緊張,壓縮利潤空間;其次,廠商為搶大單不惜祭出折扣,進一步侵蝕利潤;最後,供應鏈壓力與額外物流成本增加經營難度。有報告估算,雲端服務商每獲得7.9美元AI硬體收入,硬體OEM可能要倒貼1美元。

在這盤AI大棋中,硬體組裝廠商逐漸淪為「搬運工」,而真正掌握產業價值的贏家,仍是坐擁技術與定價權的輝達。市場警告,若OEM長期只能維持10%左右的利潤率,恐不足以支撐未來技術創新與股東回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