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9-10 06:58

愛要怎麼說出口?中國父子的心裡好難受...7

愛要怎麼說出口?中國父子的心裡好難受...7
中國家庭,似乎總在彌補遺憾,卻難做到珍惜當下。
演講者馬丁在舞台上曾講述他與父親的相處,要麼是沉默,要麼是打壓。
年夜飯桌上,一家人吃得其樂融融。
父親夾起一塊紅燒肉吐槽,「怎麼這麼鹹呢。」
馬丁考了全年級第二,母親興沖衝要去準備飯菜。
父親拿起卷子問了句,「第一名是誰啊?」
第二年,馬丁成績是年級第一,本以為父親會無話可說。
結果還是被毫無防備地潑了盆冷水,「這道題我給你講過吧,怎麼又錯了。」
父子間權利的天平開始傾斜,是孩子長大,父親變老。
馬丁開始反駁父親,「你得聽我的」,充滿報複式的自得。
一輩子都在對抗,一輩子都不能好好說話。
所有的愛,都埋在沉默不被發現的角落。
父親一生省吃儉用,卻為了兒子買房傾囊而出;
想見新生的外孫女一面,卻擔心身處ICU病房讓其感染,固執地拒絕兒子把孫女抱到病房的建議。
父親去世後,馬丁回憶兩人間的種種溫情,滿是遺憾。
「當面拒絕溝通,背後默默奉獻。」
這是網友對中國家庭關係的總結,也是親子關係間面臨的巨大困境。
沒有被認真表達出來的愛,反而被誤解,變成了互相傷害的利器。
在外地成家立業的大明,精明能幹,早已學會用成年人的方式處理問題。
卻喪失了和弟弟一般,孩童對愛的本能:
撒嬌任性的親密,肆無忌憚地表達關心。
沉默,不是任何親密關係的解藥。
作家朱成玉寫,「每個離開村莊的人,都帶走了一片葉,卻留下了一條根。」
親情永遠牽扯不斷,但它同樣需要愛的表達來潤澤。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