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6 04:30

台灣擬擴大無人機生產規模 專家:關稅恐成阻礙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 2025-09-15 15:26 ET




烏克蘭成功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取得豐碩戰果,目標每年生產400萬架無人機;台灣也想提高無人機的生產製造,不過有專家指出,美國的對台關稅有可能弱化台灣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阻礙台灣無人機擴大生產規模。(路透)

烏克蘭成功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取得豐碩戰果,目標每年生產400萬架無人機;台灣也想提高無人機的生產製造,不過有專家指出,美國的對台關稅有可能弱化台灣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阻礙台灣無人機擴大生產規模。

烏克蘭成功運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以小博大,已經成為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不可或缺的戰力,烏軍近日更出動大批無人機,成功打擊俄國的基里希煉油廠。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近日表示,俄國的裝備損失至少有23%是受到烏軍無人機的攻擊;烏克蘭官員則稱至少70%的成功襲擊來自於他們的無人機。

烏克蘭的無人機工業現在已可以每月生產20萬架各型無人機,未來目標要達到年產量400萬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年6月,甚至估計烏克蘭的無人機年產量有潛力達到800萬架,只不過缺乏相應的資金。

台灣致力於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也希望能夠擴大無人機的生產規模,航空周刊編輯傅長壽(Matthew Fulco)引用數據指出,台灣今年前4個月生產不足4千架無人機,指台灣的無人機產業才正要啟動。

而根據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的研究,雖然台灣目標在2028年前每年生產18萬架無人機,但台灣近一年實際產量仍不足1萬架。

傅長壽也點出,目前台灣被美國額外課徵20%的關稅,雖然比印度低,但仍高於同樣致力於無人機市場的日本和南韓,台灣應該密切關注是否能夠獲得豁免;傅長壽也表示,美國232關稅雖然據說是瞄準中國的無人機,但川普政府也不斷提到希望在美國生產製造。

美台商會副會長馬珞丹(Lotta Danielsson)表示,台灣的國內無人機市場相對較小,導致每一架的無人機的成本更高,必須藉由擴大海外市場來擴大生產規模;她指出,如果成本價太高,就很難在價格上做競爭,就更難提高規模。

馬珞丹也表示,雖然賴清德總統支持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他還沒有看到一個戰略願景,以及全政府的投入,包括稅務誘因、鼓勵研發、投資大學研究訓練、建立公私合作、保護相關企業免於中國制裁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