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28 15:22

人行放任 人民幣加速貶 上海即期匯價創28月新低 專家:還沒貶夠

【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人民幣在寬鬆預期下面臨貶值壓力,中國人民銀行(人行)似乎也有意放任貶值來支撐經濟,昨中間價以近4個月新低開出,上海即期匯價創28個月新低,盤中最低來到6.2699,較中間價折價1.99%,直逼跌停。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上證指數)也在寬鬆預期下續漲,重回3300點大關以上。
人行昨調降人民幣中間價0.16%至6.1475兌1美元,創1個月來最大調降幅度,引領人民幣即期匯價同步走貶,終場貶值0.17%收6.2696,創2012年10月15日以來的收盤新低,2月貶值近0.3%,已經連4月走貶。
連5交易日逼近跌停
彭博報導指出,人民幣即期匯價已連5個交易日逼近跌停,跌至距離人行允許波動區間底限不到0.02%,此現象暗示一旦人行放寬浮動區間,人民幣恐大幅走貶。
Westpac外匯策略師卡文納(Jonathan Cavenagh)認為,在經濟依然相當疲弱下,中國當局顯然希望壓低人民幣匯率,預估人民幣未來2周仍將維持貶勢。
寬鬆不能太貿然行動
MFI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江勳表示,中國監管當局樂見人民幣擴大波動區間,「加速貶值是必然」,但預估之後人行會在關鍵位置出手干預。
不過,中國當局為控制外債償還成本,並避免資金外流危及經濟成長動能,向來小心控制人民幣貶勢。過去6個月來,面臨強勢美元,人民幣貶幅僅2%,貶幅遠低於俄羅斯盧布的41%與巴西里拉的23%。
部分分析師指出,即使今年人民幣貶值5%,按照國際標準,也只能算是適度回調,大幅走貶機率較低。
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全德建說:「儘管中國當局有寬鬆傾向,但是不能過於貿然採取行動,尤其是以匯率來說,因為這樣會導致資本外流,讓經濟狀況更加惡化。」
人民幣近3年走勢
企業償債壓力將大增
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的資料顯示,中國企業所借的美元債務高達1.1兆美元(約34.7兆元台幣)。若人民幣快速走貶,企業償債壓力將大增。
中國國家統計局昨警告,美國升息會對全球經濟,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產生明顯的溢出效應,而國際資本異常流動擴大、匯市波動加劇,將對中國經濟穩定造成衝擊,美元升值也會加重中國的外債負擔。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分析師曹陽表示,由於美元指數上升空間有限,加上中國2、3月出口可能復甦,預估人民幣兌美元可能不會繼續貶破6.30關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