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5-23 22:03
核心物價飆漲 美9月升息機率增
2015年05月23日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政府周五公布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不但連續第3個月出現增加,核心CPI更創下逾2年來最大增幅,這讓市場預期在美國核心通膨逐步攀升下,將迫使聯準會(Fed)在今年朝向升息軌道前進。
CPI數據出爐後,利率期貨盤的報價顯示Fed今年升息的可能性隨之跳升,9月升息的機率由25%升至27%,12月升息的機率則由56%,增加至61%。
匯市對此反應激烈,美元由貶轉升,兌歐元從最低1.1208美元急拉至1.1013美元,漲幅近0.9%,震幅更達2%。
勞工部周五表示,美國4月份CPI經季節調整後較上月增加0.1%。扣除波動性較高的食品與能源項目,核心CPI更是大舉上升0.3%,創下2013年1月份以來最大漲幅。
先前經濟學家預期美國4月份CPI增加0.1%、核心CPI增加0.2%。
若與1年前相比,4月份整體物價下跌0.2%、不過核心CPI則是增長1.8%。
儘管美國經濟成長在今年上半年出現大幅放緩,但分析師指出,若物價壓力持續增加,將會促使聯準會按照原定計畫在今年開始調升利率。
周五CPI報告顯示,4月份能源價格較前1個月下跌1.3%,汽油價格也下滑1.7%。食品價格與上月相比幾乎沒有什麼變動。
不過受到住屋、醫療保健、家具與汽車等成本上漲,支撐上月核心物價走高。其中醫療保健成本更攀升0.7%,締造2007年1月份以來最大增幅。
美國CPI從去年中以來就開始持續下滑,這也反映國際原油暴跌、從去年夏季超過100美元,滑落至年初的50美元以下,已讓物價跟進走低。此外美元升值導致進口商品與服務成本下滑,也是導致物價難以上漲的另一項原因。
儘管外界預期美國通膨短期間仍將持續在2%目標以下,但聯準會官員相信,在就業市場進一步復甦,以及能源價格與非能源進口物價下滑的暫時性因素一旦消失,將會推升通膨穩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