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08 09:10
大立光還能領先多久?
【撰文/葉思賢】
自從萬寶論壇上次(2014年11月)舉辦過精密光學產業發展趨勢後,大立光股價又不斷創新高,漲幅高達7成以上,較同期台股其他個股表現還強,加上2014年每股盈餘更是高達144.91元,不僅較國內精密光學廠商的表現強很多,也創下台股獲利新紀錄,大立光與其他廠商的優勢在哪?2015年其優勢是否還存在?萬寶投資家聯誼會很高興再度邀請光電協進會專案經理暨資深產業分析師呂紹旭,為我們分析台灣精密光學產業發展趨勢。
大立光的優勢
台灣精密光學早期有所謂的光學雙雄-大立光與亞光,但5~6年前隨著2家公司專供的領域不同而逐漸出現分水嶺,亞光係以玻璃模造為主要技術,大立光則是以塑膠鏡頭為主要技術,因為手機相機的興起使得玻璃模造的公司(亞光、金國光及揚明光)衝擊相當大,而塑膠鏡頭為主的廠商(大立光、玉晶光及新鉅科)中,又以大立光的技術遠遠領先其他競爭廠商,但是如果純粹以鏡頭的技術,仍以日本廠商的技術遠遠領先台灣廠商,因此,價格較高的數位相機鏡頭大多來自日本廠商,手機鏡頭雖然技術上仍是日本廠商最優秀,但以價格、交貨速度跟良率來看,大立光則優於其他競爭廠商。大立光之所以較國內競爭廠商優異的地方在於設備的不同,雖然國內廠商所需的製造設備全部倚靠國外廠商進口,但大立光在設備進口後當場改裝。未來大立光是否仍可持續保有強勁的獲利優勢?以即將發表的iPhone 6S傳言將搭配雙鏡頭來看,若能引領未來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備或者更進階到3鏡頭,則大立光的優勢仍可持續下去。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8/07/draft/1187998.jpg&sl=W&fw=750
光學與光電產業應用領域
以全球光電產業來看(圖1),近2年占比較高的仍然是平面顯示器產業及太陽光電產業,若以成長性來看則以生醫光電、LE D元件暨照明產業以及太陽光電成長率較高,但全球精密光學產業卻僅呈現持平狀態,而台灣精密光學產業(圖2)在2014年卻呈現近20%左右的成長,以2014年的資料顯示(圖3),台灣10大光電產值仍以顯示器為最大宗,面板、touch panel以及相關材料與零組件為主要光電產值,若以成長率來看則LED照明、太陽能矽材料、手機相機的精密光學成長2成,其中精密光學產業產值占台灣10大光電產品中的第5位(2013年第6位),約達978億台幣,若以成長率來看,更是由2013年的10名之外爬升到第3位,主要是大立光在2014年營收成長近7成所致。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8/07/draft/1187999.jpg&sl=W&fw=750
精密光學應用產業
全球精密光學終端應用產品市場來看(圖4),主要是用在手機,2014年預計出貨18.47億支,成長性很高,主要是功能型手機轉成智慧型,第2塊是PCCamera,主要用在NB。光碟機持續往下,另外是雷射印表機持平往上,數位相機則被手機相機嚴重侵蝕。
Gartner預估2015年全球傳統PC、平板電腦、超級行動裝置(Ultramobile)、手機出貨總量將達24.87億台,相較於2014年成長2.8%。平板電腦出貨量在因成熟市場對於小型平板電腦需求下滑,以及東南亞消費者轉換至類平板智慧型手機,預估2015年成長率達4.3%,成長幅度縮小。2015年手機市場預估成長3.5%,出貨量可達19.44億支,低價智慧手機是市場的焦點。2014年智慧手機比重從54%提升至66%。PC:桌上型PC→N B→平板→類平板智慧型手機,手機尺寸:大→小→大,手機:功能性手機→智慧型手機。【《萬寶週刊》11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