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31 07:41
梁彥平專欄/搶短…避開法人減碼股
2015-08-31 經濟日報 梁彥平
全球股災上周再次震撼登場,台股深受其害,跳空失守10年線後直探7,200點,融資斷頭哀鴻遍野。所幸,指數暴跌後各國政府輪番上陣救市,國安基金適時啟動護盤機制也讓台股止跌回穩,加上美股連日強彈,使全球股市重拾信心,激勵台股得以重見8,000點。
不過,中國大陸金融情勢依然烏雲蔽日,且經濟前景也仍似一團迷霧,究竟是秋意漸濃或嚴冬將至,仍未可知。
此外,台股雖有政府資金投入救市,但強彈後若引動外資賣壓,後市發展依然堪慮,因此,投資人有心搶短,也需嚴控資金水位,長線布局則仍宜審慎評估。
中國人民銀行連番降息降準、人民幣又突然重貶,以及國家隊暴力救市卻徒勞無功,更加深市場對大陸實體經濟疲弱不振的疑慮,濃烈的悲觀預期引發失望性賣壓,成為此波國際股災的引爆點。
近期發布的財新中國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創下六年新低,外匯占款大縮水也顯示資金外流的嚴重性,經濟放緩與貨幣貶值更拖累新興國家經濟與股匯市表現,加上大陸已是重要性僅次於美國的對外投資大國,大陸經濟若硬著陸必將拖累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復甦進一步放緩已是揮之不去的陰霾,國際油價重摔拖累原物料與大宗物資價格持續探底,卻無法激起終端消費需求的火花、及企業的投資意願。各國不斷祭出貨幣寬鬆政策,景氣卻不見改善,物價日趨下滑更使全球經濟走向通縮的疑慮揮之不去。
更令人擔憂的是,大陸人行透過降息降準大方寬鬆貨幣,降低資金成本卻無法拉抬實體經濟,滬深股市的頹勢若無法扭轉,則政策走到窮途末路的窘境,將使金融市場信心崩盤並加快資金外流。
台股一度重挫後雖已重返10年線之上,但資金嚴重退潮時,又遇產業庫存持續調整、與大陸經濟存在下行風險,股價腰斬本益比下修後的廉價,就難成為買股的理由,尤其受制於全球景氣衰退與紅色供應鏈衝擊的弱勢產業,更將面臨無情考驗。
雖說蘋果供應鏈個股8月營收因應出貨應有佳績,但國際股市若仍劇烈動盪,台股也將難脫震盪築底格局,投資人短線若有餘裕搶短,應避開法人減碼及產業具有疑慮的個股為宜。 (作者是世新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