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1-27 05:08

期信基金 控管風險利器

2016-01-27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針對資產配置,在專業經理人眼中風險控管至關重要,如平衡型基金透過股、債同時配置,就是基於此目的。法人建議,真正的分散風險是價格分散,資產配置須以此為基礎,方能增進投資組合效益。
談到風險控管的時候,可以借鏡期信基金(CTA)的概念:在資產配置上力求與主要資產低度相關以分散風險。
簡單來說,元大投信期貨部協理譚士屏說明,投資人可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如走勢一致時表示風險相對集中,但若資產走勢間的相關性愈低,甚至是負相關,則投資組合風險相對較低,就可望獲得較理想的報酬率。
法人指出,目前在金融市場上,成熟股市、新興市場債,或高收益債等標的,國人資產配置時較多著墨,但歐洲與美國股市,或是新興市場債與高收益債,彼此之間相關程度高,難以靠資產分散達到風險分散目標,也就是雞蛋並沒有真正放在不同籃子裡。
保德信中國好時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建華表示,以股市為例,陸股就是一個與全球其他股市相關度低的市場,相關係數均不超過0.5,原因在於陸股並非是完全開放的交易市場,且外資比重較低,所以漲跌不易受其他股市表現影響。
而昨(26)日陸股重挫,所以在布局陸股的同時,徐建華建議可採陸股、債並行方式投資,此種組合與全球其他資產相關係數介於-0.17到0.39之間(0.5以下為低度相關),並可避免陸股震盪所帶來的損失過大。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高子敬也認為,陸股、債表現向來與其他國家的金融資產相關性低,也就是說當國際股市大漲或大跌時,受到的影響相對有限。
在今年國際市場詭譎多變的情況下,除投資經濟溫和復甦的成熟國家股、債市,也應該多元布局陸股、債,可以降低資產組合的波動風險,並提高風險報酬比。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