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1-28 07:44

美歐債基金 避險優選

2016-01-28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觀察近期債市表現,油價大跌拖累能源公司債與產油國債市引領高收益與新興市場債券下跌,資金轉往美歐亞債券型基金避險,如亞債逆勢揚升0.4%,在市場波動持續下,法人建議擇優布局美歐亞債券型基金。
針對近期市場波動,富蘭克林華美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銘祥建議,投資人現階段採取攻守兼備策略,其中以美國及全球投資級債券為布局核心,並搭配具利差收斂空間的新興債券與高收益債券,尤其看好歐洲高收益債券將受惠於寬鬆政策環境下,追求收益需求的資金將往此類資產靠攏。
針對新興亞洲,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全球經濟雖然成長放緩但並非陷入衰退,市場已過於恐慌反應是衰退情境,特別是對於新興國家貨幣的大量賣出後,反而出現十年難見的投資機會,市場認為現在是逢低進場布局的良機。
但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也提醒,由於新興市場體質差異甚大,預計成長將來自亞洲,加上貨幣政策仍然寬鬆,有利後市表現,尤其經過先前一波修正後,中長線的投資價值浮現。
不過,許家豪也表示,由於今年以來股債市的波動加劇,市場資金的態度也較為保守,在信心恢復前,預計波動仍會持續,匯率的波動也須納入考量。建議透過複合債組合基金,可發揮組合基金的優勢,因應市場變化靈活配置,短線以建立防禦部位為主,中長線則可增持信用券種,是當前較佳的債券投資策略。
觀察聯準會(Fed)升息循環數據資料可發現,全球總體經濟數據沒有大幅惡化,因此,在亞債投資上,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建議,投資人可尋找「高評等、存續期間短」兩大特性的券種,他說明,這兩種條件的亞債不易急漲急跌,有助長期投資,及可望避免追高殺低情況。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