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2-01 04:51
陸鋼鐵大減產 台廠將受惠
陸鋼鐵大減產 台廠將受惠
2016-02-01經濟日報 記者杜宗熹/綜合報導
大陸正式啟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計畫從今年起以三年時間縮減粗鋼年產量1億到1.5億噸,超過去年大陸粗鋼產量的12%以上,為大陸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鋼鐵「去產能」運動。若能順利完成,可望使大陸粗鋼產銷量趨於平衡,甚至有助於國際鋼鐵價格穩定。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26日主持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時,要求國家發改委、國資委等八大財經部委研究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習近平提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是工作重點,關係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局,關係到『十三五』的開局。」
一名大型國有鋼鐵集團高層說,「這表明(大陸)高層對供給側改革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至少要做到去產能的徹底化。」
《經濟觀察報》指出,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1月22日已提出再壓縮粗鋼產能1億到1.5億噸的目標,為落實此一目標而制訂的「關於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也於日前獲國務院批准,預估將在春節後正式公布。
報導稱,這份「指導意見」將與「十三五」規劃相銜接,但大部分工作目標,將會在2016至2018的三年時間內解決。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去年大陸粗鋼總產量為8.04億噸,較2014年下降2.3%,為近34年來首度負成長。但與此同時,2015年大陸粗鋼產能利用率僅68.72%,產量過剩仍達1.02億噸。
「生意社」鋼鐵行業研究員何杭生表示,2015年中國鋼鐵行業困難重重,鋼價持續下跌,並跌至十年新低,導致鋼鐵生產企業大面積虧損,部分企業長期虧損,個別鋼企甚至因資金流斷裂而破產,更多的企業負債率嚴重偏高。
為消化過剩產能,去年大陸鋼鐵出口明顯增長。據統計,2015年大陸鋼材出口超過1.1億噸,成長19.9%,這也影響了國際鋼鐵價格的表現。
中鋼看市況 會愈來愈好
鋼市露出曙光,大陸鋼鐵今年起會減產1億至1.5億公噸,加上日本大鋼廠表明亞洲鋼市疲軟已經告一段落,目前鋼價比去年底上漲10%,中鋼視為大利多。
中鋼主管指出,市況應會愈來愈好,日本大鋼廠評估認為,亞洲地區的鋼材交易價格持續下跌的現象已告一段落,當前一些主要鋼材報價較去年底上漲了近10%,尤其殺傷力最大的中國鋼廠對降價轉為謹慎,因為新一波減產會在農曆年後大幅推動。
以熱軋母材為例,每公噸280美元為近一季來的新高,比去年12月最低價相比上漲20美元,漲幅逾7%,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熱軋母材的價格首次保持連續30天沒有下跌。此外,雖然鋼價去年跌了約40%,但包括中鋼、大陸寶鋼、新日鐵住金等對鋼價有影響力的大鋼廠,近期都大膽提價,對市場信心帶來良好的激勵。
法人分析,預估猴年鋼市將處於「擺盪」格局,並有機會愈擺盪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