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2-02 14:51
生醫股本月播種 年底拚豐收
生醫股本月播種 年底拚豐收
2016-02-02 14:31:13 聯合晚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2月布局生醫股至當年底的表現
今年以來中東政治動盪、陸股重挫、油價持續下探等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造成國際股市動盪不安,觀察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都是負報酬,而近幾年表現亮麗的MSCI全球生技醫療指數今年以來跌幅7.42%。不過,法人表示,過去經驗顯示,歷年2月開始進場布局生技醫療類股到當年底,不管是單筆或是定額進場,平均都有不錯的報酬率,加上今年生技指數已回檔到相對低點,在看好生技醫療中長線表現下,現階段正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
群益投信表示,觀察2009年至2015年,每年2月進場布局生技醫療產業後到年底平均表現,以定額來看平均報酬率7.23%,單筆進場的話平均報酬率更高達12.9%,加上今年來生技類股回檔幅度已大,在底部進場勝算機率更大的情況價,在在都顯示出現階段正是逢低布局生技醫療基金的好時機。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在人口老化及醫療需求持續攀升的基本面支撐下,醫療生技產業相對其他產業更能對抗景氣波動,因此獲利中長線也呈現穩定成長,加上醫療生技產業具備源源不絕的技術創新題材,產業長線成長趨勢不會改變。從中長線來看,醫療生技產業不但產值能夠持續成長,同時相較消費性電子遇到瓶頸,醫藥產業創新能量並未消失,未來數年產業成長性仍是全部產業之冠,因此產業發展仍長線看好。若逢短線因素震盪回檔,都是投資人分批加碼或是進場佈局的好時點。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指出,根據IMS預估,2016至2020年全球藥品需求以每年4%至7%速度穩定增長,現階段進入後期臨床試驗之新藥中也有不少屬明星級新藥,今、明兩年傳統與生技製藥公司獲利成長動能仍將強於大盤,目前預期本益比水準分別為12.6及15.6倍,相較S&P500指數的15.7倍便宜,待市場情緒平穩後,生醫類股將有行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