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2-09 18:55
為何餘震多在台南? 專家:為雙主震
2016-02-09 16:39 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
分小年夜地震重創台南,至今已4天。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主任、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經過數天分析,今提出最新地震解釋。
馬國鳳說,經分析,當天地震應是「雙主震地震」,第一主震規模約6.2,為東西向,發生在震央美濃,第二主震發生4秒後,規模約6.1,位置在靠近台南永康附近5公里的南北向斷層,也是主要災害在台南區域的成因,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餘震在台南市,而非主震的高雄美濃一帶。
馬國鳳說,第二地震與第一地震時間非常接近,在地震記錄波內很難區分,氣象局報告內規模6.4是包含了兩個主震,造成第二地震發生的斷層本身應已蓄積了大量能量,第一主震的P波傳遞過來後就像「最後一根稻草」,成為誘發斷層活動、能量釋放原因。第一主震推估還是潛藏的盲斷層,造成第二主震的斷層則還要再深入分析。
馬國鳳說,雙主震機率歷史上並非沒發生過,但也不常發生,需同時具備斷層密集、斷層很久沒活動等特性。這次南部發生地震的地區鄰近斷層都已百年未動,從科技部去年底首度公布的「地震危害潛勢圖」來看,未來30年南台灣發生規模6.5以上地震機率高達64%,目前斷層多久會活動一次雖可推算,但誤差值太大,可能超過100年,以人類壽命而言,沒有太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