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2-16 08:46
矽品發聲 反對日月光收購
矽品發聲 反對日月光收購
2016-02-16 05:50:54 經濟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
駁斥對手所提八大理由 強調不應移轉焦點 雙方一旦整併 仍無法和大陸國家隊打持久戰
公平會在春節前正式立案審查日月光第二次公開收購矽品股權案,日月光趕在農曆年前提出八大收購理由,矽品昨(15)日強調,台灣封測業長期與大陸合作,若雙方整併,無法和大陸國家隊進行持久消耗戰。
矽品發出聲明稿,彙整兩大重點反駁,日月光提出二次收購矽品的八大理由只是列舉諸多理由,讓其「惡意收購」正當化、合理化;其次是從自身觀點定義「地理市場」及「產品市場」,刻意降低合併後妨礙市場競爭秩序的疑慮。
矽品表示,日月光透過惡意併購、擴大規模的作法,無法和大陸進行持久戰。台灣面臨大陸廠商挑戰,主因代工模式利潤低,台灣只有不斷創新、和客戶共創價值,積極跨入物聯網、汽車電子、生醫及國防等新領域,掌握代工廠商的全新需求,才能因應挑戰。
日月光提出「競爭政策應兼顧產業政策,雙方整合才能提升我國封測產業的規模經濟、提升經濟效率,否則無法因應國際激烈競爭及大陸國家隊衝擊」。矽品表示,日月光早已是大陸供應鏈,合併矽品才足以對抗大陸國家隊及紅色供應鏈的說法純屬移轉焦點、無稽之談。
矽品主管分析,大陸是半導體工業的重要市場,台灣廠商不管是製造基地、代工或銷售市場,均與大陸形成分工型態,日月光也是大陸供應鏈一環,在上海、昆山、山東威海等廠區都有投資,大陸IC設計業海思、展訊及瑞迪科也是日月光的長期客戶。
日月光宣稱與矽品整併後,一起對抗紅色供應鏈的說法,有誤導輿論之嫌。
矽品強調,台灣封測產業早已參與大陸市場分工與合作,日月光不能為惡意併購,就把積極融入的大陸市場,改口宣稱對抗紅色供應鏈。如果是對抗江蘇長電和新科金朋的合併團隊,就算日矽不合併,依現有研發、技術、產品線及產能,台灣業者有一定的經濟規模及國際競爭能力,仍可維持相當的競爭優勢。
【本報綜合報導】矽品指出,日月光將英特爾、三星、恩智浦等整合元件製造商(IDM)的封測廠與封測代工產能,並列為同一產品市場,是在企圖降低日矽合併後強大的市占率。矽品表示,IDM公司有自有IC產品,封測廠為自家設計/製造的IC產品服務,封測代工服務廠則無自有IC產品,純粹提供封測製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