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2-17 07:59

智慧機獲利 蘋果鯨吞91%

2016-02-17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前五大智慧手機廠市占 資料來源:TrendForce
外電報導,蘋果iPhone雖然占全球智慧手機銷售比重僅17.2%,卻囊括全球智慧手機廠91%的獲利,為歷年新高。另外,包括索尼、宏達電則吞下虧損苦果。
外電報導,美國投資機構Canaccord Genuity日前公布的報告顯示,iPhone占全球智慧手機銷售量比重僅17.2%,若計算銷售額,占比則達54%。三星去年在全球智慧手機銷量市占率達23.9%,仍居龍頭地位,獲利占比則為14%。
合計蘋果與三星兩家公司的獲利占比超過100%,主因宏達電、索尼、聯想(含摩托羅拉)、微軟等廠商的手機部門陷入虧損。宏達電日前公布去年每股虧損18.78元。至於小米、華為等大陸品牌廠並未公布業績數據,因此未列入統計。
根據IDC統計,去年三星智慧手機出貨量達3.2億支,年增2.1%;iPhone出貨量2.3億支,年增二成,分居冠、亞軍。大陸華為首度突破1億支,年增44.3%,居全球第三大手機廠。
市調機構TrendForce統計,去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2.93億支,年增10.3%。分析師指出,以智慧手機市場來說,雖然銷量成長,但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新興市場;而新興市場以中低階手機為主流,包括三星、華為、小米等非蘋陣營業者積極拓展新興市場,雖對提升市占有利,但對獲利表現助益不大。
蘋果以高階手機為主,儘管市占約僅維持在二成以內,在非蘋智慧手機平均單價(ASP)持續下探,獲利狀況苦哈哈,蘋果堅持高單價、高毛利的作法,在智慧手機廠整體獲利中,iPhone幾乎是「整碗捧走」。
大立光領航 蘋果鏈股漲股王大立光登高一呼,蘋果供應鏈全面昂揚,帶領台股昨(16)日大漲,摩根士丹利、瑞信證券均指出,市場對蘋果iPhone本季銷售預期已降至合理程度;元大投顧更看好大立光奪下蘋果新機大部分訂單,點燃法人追捧買氣。大立光昨日大漲7.7%、收2,570元,是去年12月初以來新高,其餘蘋果供應鏈指標股鴻海、可成、和碩及瑞儀也吹響反攻號,點燃多頭希望。
蘋果供應鏈先前飽受iPhone 6s系列銷售不佳影響,法人圈數度下修iPhone本季出貨量。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呂智穎研判,iPhone 6s、iPhone 6s Plus庫存調整將在第1季底告終,第2季出貨量因首季基期較低,將與本季持平。換言之,蘋果供應鏈的壞消息可望逐漸消弭。
元大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蒲得宇指出,為提升影像品質,新一代iPhone單鏡頭機種可能從現在6s系列的5p規格,升級至6p(六片塑膠鏡片)規格,鏡片元件增加可減少光學像差,使影像更鮮明清晰,也將提高生產複雜度,大立光競爭對手面臨困難度提高,有助鞏固大立光接單地位,預期大立光可取得新iPhone八成鏡頭訂單。
蘋果贏華碩 躍全球NB四哥
去年全球五大筆記型電腦(NB)品牌排名大風吹。市調機構最新統計顯示,蘋果與台灣雙A展開肉搏戰。蘋果筆電去年在全球市占率首度超越華碩、衝上第四名,華碩落至第五;宏碁則居第六大。
這也顯示出蘋果正打破「Wintel」(英特爾與微軟)陣營的成長方程式,去年趁微軟Windows 10及英特爾新架構處理器Skylake的軟硬體轉換過渡期,在個人電腦市場快速崛起。
科技市調機構TrendForce 昨(16)日發布調查,去年全球筆電出貨約1.64億台,年減6.3%。前五大筆電品牌排名依序是惠普、聯想、戴爾、蘋果、華碩,宏碁排名第六。
機構數據顯示,前三大筆電品牌出貨差距縮小,華碩、蘋果、宏碁競爭也更激烈。蘋果去年全球筆電市占率達10.3%,受益於新機種Macbook銷售熱絡,首度超越華碩、躍居第四名。
華碩去年第4季筆電出貨雖然季增逾七成,但全年度出貨量仍不敵蘋果,市占率僅10.3%,滑落至第五名。宏碁去年筆電出貨量年減16.6%,市占率8.9%。
宏碁、華碩昨(16)日皆提出不同看法,認為統計方式仍與實際出貨量存在落差。華碩指出,尊重研究單位表達意見自由,但不認同相關數據,並引述IDC(國際數據資訊)報告強調,去年在全球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仍大於蘋果、居前四大品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