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2-18 09:36

新興投資級債 熱起來

新興投資級債 熱起來
2016-02-18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成長疲軟,近期繼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後,美國聯準會(Fed)宣布緩慢升息,歐洲、中國央行也傳出可能擴大量化寬鬆政策。法人認為,隨避險情緒居高不下,未來全球再度湧現熱錢,有機會轉入基本面穩健的新興市場,並以低波動的投資等級債優先受到青睞。
根據EPRF統計,目前全球投資等級債已轉為淨流入4.7億美元,多數資金擁抱歐美等成熟市場的政府公債,使各大公債殖利率不斷破底。相較之下,尚未受到資金大幅流入的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市,仍擁有較高的殖利率,在今年亞洲和中歐等部分國家的經濟成長及企業營收持續改善,未來可望吸引資金進駐。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表示,全球主要央行維持寬鬆政策的前景明確,除了歐洲央行前日宣布不排除採取更多措施提振經濟,今年3月擴大量化寬鬆的機率上升。另外,中國人行也發布2015年第4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人行會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市場熱錢再度吹響號角,債市勢必受惠,現階段具有較高收益報酬的新興債市可能受青睞。
陳勇徵指出,新興市場主權債和公司債殖利率約在6.9%、6.5%水準,不但高於歐美投資級債殖利率,也偏離過去五年平均的5.7%%、5.5%,利差收斂空間豐厚。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則表示,總體經濟表現是債市投資的觀察重點,新興市場由於去年基期普遍偏低,今年相對有表現機會。如扣除深受原料價格影響的拉美和東歐企業,多數新興國家的企業營收都有個位數,甚至雙位數成長,政策面並有中國、印度等大國推行消費升級和製造轉型等利多,使新興債市表現可期。
第一金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劉蓓珊指出,近期部分新興國家貨幣受惠弱勢美元出現短多格局,投資當地幣計價債券雖可創造較高報酬,但風險也高。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