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2-22 07:10

浩鼎這一跤 動搖本夢比神話

浩鼎這一跤 動搖本夢比神話
2016-02-22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浩鼎昨(21)日公布抗乳癌新藥解盲未過關,法人認為,浩鼎19日借券6,602張,創下新高,顯示經過基亞事件後,法人不看好在本夢比追捧下走高的生技股價。
法人同時指出,此次失敗可能終結台灣生技產業的「本夢比」神話,將從資金、投資人信心等各方面,衝擊生技產業。
浩鼎解盲前一周股價走高,18日收708元的近期高點,但19日下跌27元收681元,顯示已有投資人在浩鼎解盲前夕獲利了結。法人指出,這是因為已有基亞解盲失敗後股價重挫的前車之鑑;同時,浩鼎的借券創下新高,也表示法人對於本夢比想像的不信任。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本夢比想像是台灣投資市場的結構性盲點。過去台灣股市資金多在科技、電子等產業,但相關產業始終停留在代工層次,錯過產業升級契機;後來生技產業興起,在本夢比想像下,吸引超過50%的資金湧入,將獲利寄託在未有階段性成績的產業之上。
蔡明彰指出,在產業發展上,階段性成果非常重要,像是從早期的個人電腦、2G手機,到近期的4G行動網路,就是透過各階段做出成果,進而逐步發展產業,才有穩健獲利可言。
法人認為,此次浩鼎解盲未過關,除可預見其將面臨沉重賣壓、股價短線大幅修正外,更重要的是新藥解盲耗時長,生技產業恐將面臨長期毫無成果局面,投資人若因看不到實績,未來資金重心將轉移何處也受矚目。
法人表示,未來生技產業會繼續發展,畢竟其為政策扶植重點,但投資人將回歸本益比概念。
蔡明彰認為,像是醫療器材想像空間不大,但具有穩定成長性,可望獲得市場目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