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2-23 07:49

台股出頭天 外資買超

台股出頭天 外資買超
2016-02-23 01:29:34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外資回神,重新擁抱新興亞股,其中台股最受外資青睞,上周外資買超6.6億美元,是今年以來新高,其次是泰國的1.7億美元,創一年以來新高。
在七個新興亞股中,上周就有四個市場獲得外資買超。南韓雖只有0.9億美元的買超,但已是今年以來新高;印尼獲外資連三周買超,今年累計買超1.4億美元,是唯一有買超的亞股。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外資上周大舉買超亞股,一掃農曆年前的穢氣。不過,國際市場氣氛詭譎,加上英國正在規劃公投決定是否脫歐,都可能牽連亞股後續動向,值得留意。
羅傑瑞說,東北亞流動性較佳,東協題材面較活潑,從基本面來看,亞股題材不虞匱乏。亞洲資金面寬鬆,低油價有利拚經濟,亞股的現金股利率也較高。此外,「亞投行、一帶一路」帶動亞洲大建設浪潮,中國、印度和東協的基礎建設題材逐漸遍地開花。
富達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賴葉臣表示,全球貨幣寬鬆趨勢未變,短期資金仍充沛,新興市場具基本面優勢,跌深的市場(如台灣)將會首先受到外資青睞。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在當前低利、緩成長的環境下,今年將會延續去年的波動走勢,選股不選市仍是台股的投資主軸,建議可從中挑選高殖利率股與趨勢成長股,因應短線波動並掌握中長線成長。
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鄭宇廷表示,南韓持續面臨經濟動能走緩的壓力,財政部在2月初將財政投資預算提前在第1季實行,且再度延長汽車購置稅調降期間。此外,南韓企業今年實施庫藏股金額預估將持續創高,隨著股息配發率提升,將增加投資吸引力。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東協今年普遍都有企業獲利成長率看升的優勢,可留意走出去年外資大量買超的谷底。不過,因市場波動不低,建議投資人分批進場,並設定停利點,避免重押單一市場。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