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3-04 08:41
亞股回暖 九國登季線
亞股回暖 九國登季線
2016-03-04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市場信心回溫,帶動資金回流風險性資產,處於評價低檔的新興亞股受惠最大。總計亞洲已有台灣等九國的股市站上季線,表現遠勝其他區域,在資金面、政策面雙多加持下,後續行情依然可期。
根據彭博統計,2月以來外資對新興亞股的偏好有增無減,現階段包括印尼、台灣和泰國,上月資金都呈淨流入,推升三國股市率先反彈;就技術面來看,另有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韓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六國,也同步站上季線,使亞股成為國際市場最大亮點。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蔡佩怡表示,股市好轉不外乎資金面和信心因素,目前資金面充沛無虞,市場信心則在國際利空鈍化下,逐步回流價值性和風險性兼具的資產,特別是修正過度,但基本面穩健的新興亞股;如台灣、泰國和南韓等,資金都連續淨流入,顯示投資人對亞股的信心趨向穩定。
蔡佩怡指出,本周人行宣布降准,舒緩資金流動壓力,依據今年的變化來看,亞股大幅修正主要來自人民幣匯率波動,但隨中國官方介入維穩,人民幣已少見震盪,因此預期亞股將順利展開寬鬆行情,後市大有看頭。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則表示,美國聯準會的升息動向,仍牽動全球資金的敏感神經,不過目前無論美國經濟數據或國際市場表現,都釋出美國可能暫緩升息的訊號,在此情況下,預期資金將持續回流亞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認為,新興亞股政策題材多元,如中國正朝消費經濟轉型,印度積極擴大財政措施鼓勵外資和民間投資,南韓也一改過去培植大企業的風格,推動更多中小企業成長。這些改變都使亞洲經濟體更穩健,並發展出許多潛力產業,中長線而言,亞股依然深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