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3-04 10:30

地震預警 全國236所校園建置完成

記者黃德潔/臺北報導 2016-03-04
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昨日指出,強震來臨前,國研院與中央氣象局所研發的地震預警技術,可依距離震央遠近提早警報,震度5級以上的近震央地區最快可提早4至17秒獲得預警,目前已於全國236所國中小校園建置完成,未來將與產官學研合作,結合智慧減災技術,進一步推廣至住宅商辦與高科技產業,擴大應用範圍。
自921地震後,隸屬於科技部的國研院地震中心長期與教育部、內政部、交通部及縣市政府等單位合作,共同推動「地震減災三部曲」:震前推動建物耐震評估與補強,保障居住安全;震時透過地震預警技術,於強震來臨前提早預警,降低損失;震後應用地震早期損失評估,以簡訊迅速通知救災人員,協助緊急應變,有效降低震害衝擊。
在校舍耐震評估與補強部分,國震中心長期經由實驗室與現地試驗驗證,完成相關耐震技術研發,並成立專案辦公室協助教育部執行「校舍耐震評估與補強計畫」,設定目標為「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經過10餘年努力,目前已協助補強4千多棟校舍,共判定全國86%公立高中職與國中小校舍耐震安全無虞,保障147萬名師生安全。
國震中心主任張國鎮表示,在這次高雄美濃地震後的勘災中發現,臺南市區經補強完成的58棟校舍均無結構性破壞;經評估無須補強的151棟校舍中,僅有1棟發生結構性破壞;尚待評估或補強的85棟校舍中,則有18棟發生結構性破壞,顯示校舍耐震評估補強計畫確實具有成效。
此外,國震中心在全國各地建置的地震預警系統也在此次地震發揮提前預警功效,張國鎮說,這套系統目前已於全國236所國中小校園建置完成,平時配合校園年度防災計畫進行演練,震時結合廣播、字幕機等即時發佈警報,協助師生緊急避難,可有效保障師生安全;未來將與相關單位合作,擴大推廣至產業或住宅運用。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