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3-14 06:36

爐渣屋事件 混擬土業自清

爐渣屋事件 混擬土業自清
2016-03-14經濟日報 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台北松菸文創大樓「爐渣屋」事件,顯示出政府長久以來對廢棄物源頭出現嚴重的管控問題,導致中下游業者無端遭受波及。
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明(15)日將召開臨時理監事會議,尋求同業共識,呼籲政府正視問題,希望經濟部工業局將廢棄物處理辦法中的爐渣單項取消,先落實管理後再行開放。
最近爐渣屋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恐慌,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理事長朱瑞爐昨天表示,台北松菸文創大樓為鋼骨構造,僅有鋼骨外圍以混凝土包覆,採用清水模不用粉刷裝飾,是為展現台灣的技術,透過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鑑定,已確認台北文創大樓結構安全無虞。
此外,五楊快速道路由七、八家混凝土供應商供給,由國內知名顧問公司負責而設計及監造,品質不會有問題,但外界只單獨針對某一家業者提出質疑,實在有失公允。
朱瑞爐表示,在整個混凝土產業鏈的流程中,政府對混凝土沒有完整的檢驗辦法,環保署是廢棄物的主管機關、工業局管混凝土工廠、工程會是公共工程的發包和驗收機關,由於政府管理出了很大問題,造成爐渣廢棄物流落河川及砂石廠,也讓混凝土業者沒有依據,對入料的砂石進行檢測。
朱瑞爐指出,環保署及經濟部未做好管控,導致造成各界恐慌,呼籲政府主管單位應出面解決,明天將邀集所有混凝土業者召開臨時理監事會。
除了尋求同業共識外,計劃集體申請國賠,在目前只有廢棄物處理辦法的法源下,呼籲暫時取消該辦法中的爐渣項目,先行落實管理後再行開放,並同時參考國外對爐渣廢棄物的作法,趕快解決,讓混凝土業者有所依歸。
朱瑞爐強調,目前只有透過靠混凝土業者自律,自我檢測砂石成分,仍是不夠周延。
非法流竄 成主要汙染源
台灣的鋼鐵廠一年約有180萬至200萬噸的爐渣產量,有部分爐渣會再利用,可以合法運用在管溝及電信工程。未再利用的部分,則會以低價出售廢棄物處理業者,而廢棄物處理業者則是亂倒或是用來填砂石,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理事長朱瑞爐表示,源頭爐渣去處未做好完善管理,是造成混凝土品質差異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
目前台灣有354家合法預拌混凝土業者,一年出貨量約5,000萬立方米,以每立方米約2,000元計算,總產值估計近千億元,而合法砂石業者約有100多家。
朱瑞爐表示,鋼鐵廠的爐渣多以每噸400元至500元的行情交給廢棄物處理業者處理,但有些廢棄物處理業者將爐渣亂倒或用來填砂石,成為混凝土主要的汙染來源。目前全台灣還有44處堆放爐渣,大多集中在大台北以外地區,由於不少砂石業者已經倒閉,因此成為混凝土的主要汙染源。
朱瑞爐表示,混凝土業因為有出貨快速的產業特性,購入受汙染的砂石從外觀上難以驗驗辨視,售價又沒有明顯偏低,也不容易有所警覺,才會向供應商砂石業者購買到摻爐渣汙染的砂石,因此也是受害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