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大選逼近、選戰日趨白熱化,市場波動性也跟著升高,全球各地的投資人正根據民調走勢、候選人的政見、及選後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展開布局。
投資人正在買入包括陸股在內的亞股,以及黃金、日圓等傳統避險資產,並且使用衍生性商品等非傳統避險工具,以減輕美國大選結束後市場動盪所造成的損失。
美股投資人針對共和黨或民主黨拿下白宮和國會控制權的可能性,在可望受惠的產業建立部位。戰略研究夥伴公司(Strategas Research Partners)的政策研究主管克林夫頓表示,針對兩黨的投資組合配置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贏得總統大選的機率為60%,現任總統川普勝選的幾率為40%。
拜登及民主黨勝算較大,反映在Sunrun、NextEra能源及特斯拉等再生能源業者的股價表現上,iShares Global Clean Energy ETF今年更已大漲約80%,因為拜登提出一項2兆美元的氣候變遷因應計畫 ,包括能源基礎設施投資及支持電動車。

一些分析師認為,拜登勝選將意味著美中關係混亂的程度降低,「有利於中國股市」。圖/路透
由於拜登曾提議,調高企業稅率與美企的海外所得稅,高盛分析師估計,拜登的稅務政策可能使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企業的獲利縮水9%,不過,擴大財政支出和取消關稅可能會抵銷大部分的降幅。
亞洲的基金經理人也採取一些傳統與非傳統策略,為選後情勢布局。首先,在許多投資建議裡,中國大陸股票均名列前茅,例如景順和道富環球市場繼續青睞陸股,因為中國經濟復甦步伐快而且有許多科技股。
瑞士寶盛集團(Bank Julius Baer)亞洲研究主管馬修斯說,拜登勝選將意味著美中關係混亂的程度降低,「有利於中國股市」。投資人也建議持有日圓、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以及持有現金以避開風險。
儘管拜登在民調上仍明顯領先,但美國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基金經理人已準備好因應極端的市場波動,因為選舉結果預料將受到爭議。
在這種情況下,亞洲仍相對具有魅力。普信集團(T. Rowe Price)亞太地區多資產解決方案主管普拉烏克說,重點放在亞洲而非美國是理性之舉,考量到亞洲強勁的獲利修正、經濟復甦,以及具吸引力的估值。
選前的焦慮也體現在投資人用來保護投資組合和押注波動性資產的價格走勢上,押注的波動性產品包括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波動性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掛鉤的期貨合約等,又稱為「恐慌指數」的VIX指數反映股市的預期波動性。
為了對美股下跌避險,法巴資產管理公司已轉向衍生性商品,該公司亞太地區多重資產量化解決方案和客戶諮詢負責人桑德胡說,值得將部分收益花在選擇權賣權,這種操作手法至少要持續至11月中旬。
對花旗來說,在美國大選前,澳幣是保護核心投資不二選擇。花旗發現,美國公債在風險胃納下降時的避險效益,已不如以往,美元避險的效力也減弱,澳幣更能做為股票下跌時的避險工具。
瑞銀財富管理部門的全球資產配置負責人蘇安純(Adrian Zuercher)說,瑞銀轉向估值低、表現相對落後的市場,並減少對科技敏感市場的投資。他說,「我們做多新加坡與印度」,因為前者是個價值投資,後者是由國內消費主導市場,他不看好將因川普勝選而面臨壓力的香港、或貿易導向的泰國、馬來西亞。
駿利亨德森投資(Janus Henderson)的多重資產負責人歐康納預計,在強勢民主黨政府領導下,持續財政寬鬆的前景,將推升實質債券殖利率,因此他增加了對美國通貨再膨脹的暴險,例如價值股和美國的地區銀行。
他預期,新政府持續的財政寬鬆政策將推動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很快升至1%。
但對有些投資人而言,黃金、公債等傳統安全資產最近的避險作用不佳,例如在9月的股市動盪期間,政府債券幾乎文風不動,金價也走跌。寶盛的馬修斯認為,現金或高評級債券是比黃金更好的避險工具。
其他受青睞的非傳統避險策略,除了為股市下跌提供保險的衍生性商品外,還包括放空反映股票走勢的貨幣,以及提供更高殖利率(但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