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5-03 09:24

貨櫃航運 「超級多頭」來了

全球最大貨櫃船運業者馬士基公司(Maersk)財測翻倍效應,國內外法人齊喊,貨櫃航運將迎向「超級多頭」。法人指出,今年缺櫃情況基本上無解,明年缺船加劇,後年在全球航商減排、碳中和政策推動下,運力恐持續探低,換言之,未來三年貨櫃海運的多頭不止。(延伸閱讀:航海王吸金 誰漲真誰漲假全解析

馬士基上周發布今年第1季財報並以「需求非常強勁及運費上漲」為由,將全年息前稅前的基本盈餘(EBIT)上調至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64億元),也較先前預期的63億美元高出近一倍,並預期貨櫃海運大好的市況將持續至今年第4季。

法人指出,國內航運三雄的獲利能力是全球海運界的佼佼者,長榮(2603)、陽明、萬海三家公司今年首季EBIT,均有望拿下一個資本額,研判上半年要站上兩個股本並非難事,全年稅後數字極具想像空間。

法人指出,據公開資訊,馬士基占全球運力約16.5%,第1季EBIT賺約新台幣863億元;長榮、陽明合計運力僅占約8%多,但卻坐擁漲價幅度最大、運力最缺的亞洲-歐美線,其中,陽明自結1月EBIT就約百億元,加上2、3月營收均創新高且報價走揚,換言之,「長榮、陽明首季合計EBIT獲利不會比馬士基遜色」,也成為法人追價建倉的關鍵。

法人指出,馬士基快速且大幅調升盈餘,顯示貨櫃航運,遠優於預期。尤其首季原為傳統淡季,但「塞港、缺船、缺櫃」問題無解,第2季起轉入旺季,上列情況加劇將造成運價持續飆漲。

指數方面,SCFI於4月30日的最新報價日已上漲到3100.74的歷史新高,因此,5月起,海運三雄,受惠於運價及季節性轉強,營收可望持續跳升。

據了解,今明兩年全球新船下水量減少,但海運三雄卻有大量新船,競爭力不言可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