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5-09-23 03:23

心臟病、失智症機率出奇低 玻利維亞傳統部落「4大長壽秘訣」曝光

心臟病、失智症機率出奇低 玻利維亞傳統部落「4大長壽秘訣」曝光
2025-09-21 15:44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即時報導

居住在玻利維亞亞馬遜雨林深處的提斯曼族人依循傳統方式,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圖/美聯社





美國人類學者葛文(Michael Gurven)花了數十年走進玻利維亞亞馬遜叢林,跟著狩獵採集部落莫塞坦族(Moseten )和提斯曼族(Tsimane)一同生活。他驚訝發現,在物資匱乏的環境裡,部落居民卻鮮少罹患心臟病失智症。他進而把族人的日常習慣歸納為4大長壽秘訣,提供現代人作為健康借鏡。

商業內幕報導,葛文花了數十年深入玻利維亞叢林,與遵循傳統生活的莫斯特恩人和提斯曼人共同生活。他觀察到,這些自給自足生活的部落居民,雖然物質條件有限,卻普遍保持驚人的健康狀態,罹患心臟病和失智症等慢性疾病的機率出奇地低。




00:00
PreviousPlayNext


00:00 / 00:00
Mute
Fullscreen
Copy video url
Play / Pause
Mute / Unmute
Report a problem
Language
Share
Vidverto Plaxyer




葛文發現,部落生活的第一個關鍵是社群連結。不同世代共同打獵、捕魚、育兒,長者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說,這提醒現代社會別忽視中老年人的價值,也讓他自己再忙也會抽空參與社交。

第二個祕訣是持續學習與傳承。部落長者長期投入傳統文化與技能分享,從狩獵、耕作到講故事都需要數十年才能熟練,而這也是人類與靈長類最大的差異,黑猩猩很快就能自立,但也更早衰老。

葛文表示:「人類能活到70歲以上,本身就是一種演化策略,因為要等到成年後期才真正展現生產力。」

在飲食上,提斯曼族的餐桌與現代流行的「原始人飲食」(Paleo diet)截然不同,以米、玉米、地瓜、芭蕉為主席,搭配水果、堅果、魚和野味。重點不是複製菜單,而是學會少吃空熱量食物,多選完整天然食材。葛文自己也實行「少鹽、適量、不喝汽水」的原則。

至於運動,許多人以為祖先個個像鐵人三項選手,但事實並非如此。提斯曼人每天自然走到1萬7000步,靠的是輕中度的採集與耕作,而非高強度訓練;相比之下,美國人平均只有5000步。

葛文提醒,活動量不必很誇張,任何程度的運動都有幫助,重要的是別被健身房的壓力嚇退。他自己則盡量選擇步行、健行,並把運動當作社交活動,讓習慣能長久維持。

從社群、學習到飲食與運動,這些習慣不是流行健康風潮,而是人類演化的智慧。葛文相信,只要善加應用,現代人同樣能走向長壽之道。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