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3-16 07:07
美生技股 投資價值浮現
美生技股 投資價值浮現
2016-03-16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美國S&P500企業第4季財報已幾乎全數公布,其中以醫療保健、資訊科技類股營收及獲利表現名列前茅。法人指出,醫療保健類股基本面穩健,預期新藥審核、研發仍可帶動獲利成長,評價面上也已浮現投資價值。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去年9月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掀起藥價管控議題,使醫療保健類股股價出現一波修正,但主要是本益比修正,並非基本面修正。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認為,受到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針對藥價調整的政見干擾,加上年初國際利空消息影響下,今年初以來美國生技NBI指數走勢震盪,不過回歸基本面來看,大型生技股獲利預估上調,本益比低於長期均值負一個標準差,顯示大型生技股的投資價值。
醫療保健產業包含生技、製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材四個次產業,瑞銀全球生技基金經理人詹瑜指出,目前美國大型生技股本益比已降至2012年水準,股價相對歷史便宜,是投資的時機點;短、中期來看,仍有強勁基本面支撐股價成長,未來在新藥審核上市帶領下,看好生技產業今年的表現。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也認為,大型生技股本益比已經來到近7年低點,未來則可留意相關醫學會議,預期將釋出不少新藥研發訊息,盤整向上走勢機率高。
不過詹瑜表示,生技產業的投資風險在臨床數據不佳、小型生技藥廠股價波動大、政策因素可能影響前景。投資人若擔心下檔風險,江宜虔認為,可採分散布局各個醫療次產業;由於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從目前兩黨的政策傾向觀察,共和黨若勝選,製藥廠及生物科技公司將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