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1-19 16:39
進口貨高價低報 海關嚴查
進口貨高價低報 海關嚴查
2018-01-19 經濟日報 記者徐碧華
今年元旦起,進口貨物低價免稅限額由現行3,000元降為2,000元,亦即超過2,000元的進口包裹要課關稅。為避免報關行故意低報價格逃稅,官員昨(18)日表示,會加強查核,尤其嚴查「同樣的貨品降低報價」的案子。
官員說,實施日期是以報單所載進口日期為準,不是跨境網購交易日期。進口日即載運貨物之運輸工具到港日,如果是船運,就是船進到港的日子。
經濟日報提供
去年雙11網購貨品如果遲至今年才送到台灣,就會適用新制。
官員說,如果境外網購包裹的發票開2,500元,報關行就會依2,500元的金額填報給海關。今年到港時,因超過2,000元,就要課關稅。海關會按2,500元的總額乘上稅率開徵關稅。一般,快遞業者為求快速通關,會幫消費者先代墊關稅,之後,再向消費者收取。
官員指出,不同的貨品適用的稅率不同,有的快遞業者事先會提供主要品項的關稅課徵稅率給消費者參考。
官員強調,是按「總額」課稅,以上述例子,是按2,500元課稅;而不是用2,500元減去2,000元,用差額500元計稅。
官員表示,現在有一種叫「集運」的服務,例如,消費者只要付100元給快遞業者,業者就統包,包括關稅都幫忙付了。只是加付關稅對業者來說這生意就未必划算,有可能為了省成本而「低報價格」,以適用低價免稅的規定。這一點,財政部會防。
會特別比對快遞業者的報關價格,官員說,同類貨品以前報2,800元,現在報1,900元,「同樣的貨品降低報價」的情況,海關會嚴查。
不過,消費者不必擔心,官員說,即便查到低報價格,與消費者沒有關係,會受處分的是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