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1-09 08:33
對台政策 拜登有3關鍵測試
拜登是少數對外交政策精通的政治人物,他曾經兩度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多次競選總統,還當了八年副總統,歐巴馬總統更把部分外交政策由其主導;但更重要的是,他對兩岸政策很了解,當時投票通過台灣關係法,他是在世僅剩的幾位參議員之一,他對台灣關係法的詮釋既權威、現在又有實際執行權。
在未來一年當中,拜登政府的台灣政策將逐步成形,但在此之前,會經過三個關鍵測試,每一個測試結果,都會影響後來的政策。
1.接不接蔡恭賀電話
首先是,一月廿日之前,總統當選人拜登要不要接蔡英文總統自台北打來的恭賀電話?
蔡總統已在推特上祝賀拜登當選,這是單向的,無須拜登的回應,但蔡總統的推特也耍了個小心機,說是「輪到我來恭賀拜登與賀錦麗」,形式上是回覆拜登在今年一月十二日恭賀蔡總統當選的推特,然而恭賀電話,需要兩個人的立即互動,這是了解拜登與其團隊究竟如何看台灣的第一個測試。
贊成拜登應該接這通電話的人強調,四年前已有先例,沒有理由川普接了電話,拜登不接,並且可以向台灣方面與國會,再次顯示對台灣安全的保證;反對的人會認為,美中關係是拜登外交的重中之重,不能因接了蔡英文電話這樣的事,打亂全盤布局。
可以想見,此刻駐美代表處一定使盡渾身解數,希望能夠促成,而中方駐美大使館也會不斷警告美方,事關重大,不能掉以輕心,不過,由於四年前有川普團隊「通俄門」前車之鑑,拜登陣營選前斷絕與外國使館的接觸,現在宣布當選之後,會是關鍵時刻。
2.台灣議題如何處理
其次,幾乎在與此同時發生的,美國開始與中國大陸的戰略對話,而其中的台灣議題要如何處置?
戰略對話是歐巴馬政府過去與中方溝通的方式,一年在北京、一年在華盛頓交替舉行,戰略對話舉行之前,幾個部會先開始密集協商,把近來的貿易、安全、人權等議題集中,容易的先達成協議,有歧見的在年度對話上解決,與此相輔相成的是領導人非正式峰會,當時習近平與歐巴馬不拘形式暢談天下事。
這是台灣方面最擔心的時刻,因為在戰略對話與峰會的時候,就會進行議題妥協、交換讓步,例如,美國對台灣的軍售,也許就在彼此協調撤除飛彈部署中,被交換掉了,或者是美台TIFA談判,必須延後到美中第二階段經貿談判之後等等。
在美中初步接觸的戰略對話中,習近平必然會釋放出某些善意,做出某些讓步,因為未來兩年是習近平在二十大達到權力頂峰前的關鍵時期,習近平必須處理好美國關係,必須要與美國外交休兵,拜登上台是一個重設按鈕,可以開啟中美的新蜜月期,習近平一定要把握他剛上任的機會,而美中關係愈熱絡,台灣就愈擔心。
3.美中台關係走向
最後的測試關鍵是,蜜月期終究會結束,拜登政府的美中關係會穩定發展還是會惡化?對台政策將如何演變?
美中關係不可能永遠維持蜜月期,最多一年,就會回到常軌,中國已成為美國的長期戰略威脅,這是修昔底德陷阱的結構性因素,崛起中的強權與守成強權之間必然會有的緊張關係,並不會因為拜登與習近平的私人交情或是新政府與北京的蜜月期,而有太大不同。
然而,拜登總統也不會回到歐巴馬的交往政策,事實上,在歐巴馬第二任的後半,與中國交往已經證明無效,但是,拜登總統也不可能跟隨川普的政策,隨著戰略競爭加劇,美中關係會有新的演變,台灣議題也會有新面貌,蔡總統的國安團隊更要審慎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