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5-05-20 07:14
一個真實故事:窮人家孩子的出路在哪兒?--2
一個真實故事:窮人家孩子的出路在哪兒?--2
父親騎著二八腳踏車把他從學校帶回來,關在西廂牛屋裡含淚用皮帶狠狠抽下去。
不思悔改的我哥,硬是不哭不喊不求饒,從此和校園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15歲時,我哥就隨村裡的打工隊,去北京建築隊蓋房子。
幹了一年,過年回來時,發工資的老闆走到他跟前,忽然宣布:沒錢了。
我哥從北京一路哭到家,發誓這輩子再也不去帝都。如今他40多歲了,依舊遵守著這個諾言。
17歲時,我哥去了廣州。
此後20多年間,一年365天,他有350天在廣州打工,有10多天回老家過年。
哪怕結婚娶親,哪怕兒女出生,也不例外。
他幹的活兒,就是往大小不一、檔次各異的包裝箱盒上印宋體字。
儘管,他輾轉多個廠,下過不少力,受過不少氣,甚至因工傷險些殘廢,到頭來並沒有掙到什麼錢。
最大收穫的,是他在老鄉聚餐時認識了相貌端莊、勤儉持家的我嫂子,然後生下健康可愛、留守在家的一雙兒女。
39歲那年,打工漂泊22年的我哥,忽然宣布:不願再受資本家的剝削,要自己當家作主做老闆。
他和我嫂子來到鄭州,租了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門店,投身戶外廣告製作的大軍。
創業比打工更難,哪怕是一家小店。
多少個夜晚,我辦事回來,或無聊刷屏時,都能從他朋友圈動態里看見這麼一句無奈的說說:「深夜11點,還沒吃晚餐。」
每當這時,我就想問問他,當初寧願被我爸關在牛屋挨打也不願回學校讀書的那個決定,到底對不對。
人生沒有後悔藥。所以,今天我哥很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