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5-07-21 08:34

癌症患者化療到底有多難受?把握好這三個細節,讓化療不那麼可怕--1

癌症患者化療到底有多難受?把握好這三個細節,讓化療不那麼可怕--1
化療是臨床上治療癌症的常用手段,做過化療後,很多人都苦不堪言,各種副作用頻發。很多人對化療保持巨大的恐懼,認為化療是把毒藥往人身體裡打的方式,這裡需要講明白。化療就是利用化療藥物殺死腫瘤細胞,並抑制其增殖。針對原發灶,轉移灶均有治療作用,是全身性的治療方式。
視化療為毒藥,其實就是因其副作用讓人備受折磨。而對於化療的副作用,最常見的是腸胃道反應,比如噁心嘔吐,很多人會描述能把膽汁都吐出來,但實際上,現在已經有很多止吐藥、護胃藥和適宜的中醫藥了,在合理的使用之後,嘔吐是可以緩解的。而且現在也有研發很多對腸胃刺激不嚴重的化療藥。像是吉西他濱、奧沙利鉑等等,都廣泛使用。
化療還有一個嚴重的反應,就是骨髓抑制。化療藥物影響了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這個副作用最要緊。「掉血象」是化療最常見的毒副作用之一。我們血液里的紅細胞和白細胞都來源於骨髓中的幹細胞。化療主要針對的是快速分裂的細胞,而骨髓細胞也會快速分裂,因此治療時會受到抑制。骨髓抑制產生的後果包括:貧血、身體出血。其中白細胞下降出現的最早,可引起免疫力下降,甚至感染。
一般來說,白細胞下降時,人體沒有明顯的症狀出現,只有當出現感染時,才會引起腹瀉、發熱,所以癌友化療時,醫生會讓患者定期查血常規,以監測血象,一旦降到正常範圍以下,就要及時採取措施干預。
因為白細胞數量的減少,會導致人體防線減弱,所以很多的病原體和致病菌都會感染到人體,所以化療後白細胞低的患者就會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而長時間白細胞的數量一直不改善的話,就會導致患者的感染風險增高。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