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7-09 22:21

歐美銀行海外發債 台灣成首選

歐美銀行海外發債 台灣成首選
2016-07-09 21:27:27 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
台灣國際債券今年依舊火熱,光是上半年美元債發行金額,已占去年八成以上。值得注意現象是,今年上半年100檔國際債中,竟只有一檔是非金融業,其餘皆是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國際大型金融機構所發行,這反映台灣成為歐美金融業發債補充資本的籌資中心。
國際債是指在台掛牌發行的外幣債券。櫃買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所有國際債中,有93檔是美元債,發行金額246億美元,占去年全年美元債發行金額比重,高達85%,今年發行量有望再攀高峰。
相較美元債的發行盛況,以人民幣計價的寶島債,就顯得冷清許多,上半年僅有四檔,發行金額人民幣25億元,僅占去年全年的8%。另外還有二檔澳幣債、一檔紐幣債,總計100檔國際債。
對於寶島債發行量銳減的原因,券商表示,最主要還是人民幣貶值,投資人要求更高的風險溢酬(risk premium),意即要求更高的殖利率來補貼匯率的貶值,墊高了發行成本,導致企業發行意願低落。
另值得注意的,今年100檔國際債中,只有今年6月蘋果公司發行的一檔美元債屬於非金融業,其餘發行公司皆為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像是摩根士丹利今年就發行八檔債券、法國興業銀行發行六檔、高盛也發行五檔;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等大行也發行數檔。
國內銀行發行部分,以玉山銀行最捧場,共發行四檔,凱基銀行也發行二檔。
歐美金融機構爭相來台發債,櫃買中心總經理張麗真表示,歐美監理機關對資本要求愈來愈嚴,金融業有強大的增資需求,台灣籌資成本低廉,又有龐大的壽險資金,使台灣成為歐美金融業補充資本的籌資中心。
除上述原因外,券商還說,今年國際債發行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有不少五年期以下的短期美元債,這是一些歐系銀行發債取得美元,再透過匯率交換(SWAP)操作,換到更便宜歐元資金,使美元債熱度有增無減。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現象,是所有美元債中,逾五成是「零息債券」。券商表示,全球處在極度寬鬆的環境,利率不斷走低,債券投資人獲得利息後再投資的風險升溫,發行機構因此改發中間不配息、債券到期時才連本帶利償還的零息債券,以避開再投資風險。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