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19 07:26

印尼海洋興國 機械業新樂園

印尼海洋興國 機械業新樂園
2017-11-19 經濟日報 沈瑞文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在2015年上任宣示其任內「海洋興國(Power of Marine)」國家總目標。其中關鍵在於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佐科威提出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藍圖包括港口與海上運輸系統、鐵道系統、都會捷運系統、發電廠、水壩與灌溉系統等。五年內將在Sumatera、Kalimantan等地建造24座海港。
佐科威亦計劃改善鐵道系統,在五大島區擴建鐵路系統;改善都會交通。除雅加達正興建中的大眾捷運系統外,並將在Kota Medan、Makassar、Semarang、Bandung及Surabaya等都會興建捷運系統。
印尼製造業尚在起步階段,模具、電機、電子、金屬與塑膠加工產業進步空間大,生產設備老舊,許多原料、零組件及模具均須仰賴進口。根據WTA數據,印尼第一大進口品項即為機械設備,2016年印尼機械產品進口金額逾210億71萬美元。機械設備倚賴進口,同時帶動維修扣件相關需求,進口主要來源為中國大陸、日本、泰國、美國與新加坡,亦有少部分來自歐盟。
歐盟國家機械如德國、義大利在印尼市占率遠低於亞洲,主因售價較昂貴,不符合印尼業主短期回本投資理念,又無日本汽機車業者與零組件供應商互相依存關係;另外,維修支援困難,印尼機械基礎脆弱,對維修支援要求頻繁,外國機械業者必須有足夠維修技術人員才能維持良好品牌形象。除人力外,零件備品充分與否亦為重要考量,這方面日陸台韓較歐美品牌具優勢。
佐科威確立「海洋興國」為國家總目標,其相關產業政策中,最受矚目是要振興印尼造船產業。印尼由17,500大小島嶼組成,海岸線長達8,100 公里,造船業市場潛力巨大。藉由船運將物資運往國內各島及出口,衍生造船、維修及更新設備等龐大需求。
印尼各島嶼間航運船隻需求量大,每年需1,000艘新船隻,船用零件、設備、成船在印尼的銷售費用大幅成長。印尼有24座造船中心,目前有250家造船廠。 印尼GDP持續成長5%至6%,每年國際船舶輸出量至少 6 億噸,航運業需求也隨之增加。
印尼扣件總會(AFI)指出,2018年印尼扣件市場需求為11億4,500萬美元,內銷市場占22%。主要廠商有Klaki-cho、Aoyama Seisakusho等。印尼扣件產業分布雅加達、Tangelou及 Surabaya,目前僅供應印尼在地需求。AFI會員廠商逾100家,各會員廠商年產總量達20萬頓,扣件製造相關機械如螺絲螺帽成型機、光輝爐及熱處理機主要採購自春日、TMS 、正曜、國菱。
AFI會員廠商對台灣製造包裝機、篩選機及螺絲螺帽成型機因廠商提供客製化服務,機台結構技術提升且可自動化操作給予好評,盼台灣引進搓牙、熱處理、電鍍相關手革技術。
對台灣扣件製造相關機械廠商其產品高精準、穩定性監控功能高評價。以螺絲成型機為例,台灣製造螺絲成型機,可用於壓造特殊零件成型,機型強調高精準度,生產速度為每分鐘400支,產能廣受業者好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