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19 21:12
義大利砸9400萬歐元於地震監測、AI等基礎科學研究設施
義大利投入9,400萬歐元於地震監測、人工智慧等基礎科學研究設施
義大利大學與研究部(MIUR)透過「建築與研究基礎設施基金」(Fondo per l’edilizia e le infrastrutture di ricerca),於2025年核撥9,400萬歐元,用於支持10個公共研究機構的重要科研基礎設施計畫,包括加強Campi Flegrei地區的地震監測、建立義大利量子科技骨幹、推動粒子加速器的技術研發,以及現代化南極研究基地等多樣項目。MIUR部長Anna Maria Bernini表示,科研發展仰賴持續投資,必須確保科學計畫擁有充足資源、資助新的基礎設施並引進最先進技術。
資金配置如下:
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Fisica Nucleare;INFN)獲得超過三分之一的經費(約3,400萬歐元),將參與「European AI Factory」計畫,實現支援人工智慧應用的高效能運算基礎設施,並收購Segrate-Milano的「Lasa實驗室」,用以發展超導磁鐵與高溫超導材料等粒子加速器關鍵技術。
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Astrofisica;INAF)獲撥近2,700萬歐元,用於現代化改建位於杜林、米蘭、帕多瓦、佛羅倫斯、羅馬、拿波里、卡塔尼亞與巴勒摩等地的天文臺。
杜林國家計量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Ricerca Metrologica di Torino;INRiM)獲得近750萬歐元,用於推動光纖技術、量子科技、半導體計量及能源轉換基礎設施,尤其是在「義大利量子骨幹網」(Italian Quantum Backbone)、光纖計量設施、量子通訊、PiQuET微奈米製造基礎設施、量子科技,以及iEntrance能源技術等領域的發展。
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CNR)獲得750萬歐元資金,將用於強化南極的兩座研究基地:位於Terra Nova灣的「Mario Zucchelli基地」獲得400萬歐元,位於高原地帶的「Concordia基地」則獲得350萬歐元。
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與火山學研究中心(Istituto Nazionale di Geofisica e Vulcanologia;INGV)則獲得600萬歐元,用於強化即時地震訊號監測與地震研究設施,尤其是Campi Flegrei地區。
義大利國家海洋學與實驗地球物理研究所(Istituto Nazionale di Oceanografia e di Geofisica Sperimentale;OGS)獲得400萬歐元,將用於現代化改裝海洋調查船「Laura Bassi」,以確保其未來20年的持續運作。
擁有悠久歷史,位於拿波里的Stazione Zoologica Anton Dohrn生物學研究所獲得340萬歐元,將用於修復海洋圖書館(Biblioteca del Mare)並強化海洋農場(Marine farm)設施。
位於北部Trieste的Area Science Park科學園區獲得200萬歐元,將用於擴充設於 Università di Salerno的大學實驗室。另有部分資金用於升級「物理史博物館研究中心」(Museo Storico della Fisica e Centro di studi e Ricerche "Enrico Fermi")及「義大利日耳曼研究所」(Istituto Italiano di Studi Germanici)的基礎設施。(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