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06 22:39

大又美法案通過 美短期國庫券恐傾巢而出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 2025-07-05 18:57 ET



川普的「大又美」法案7月4日正式簽署生效,市場預期,財政部將大量發行短期國庫券以支應赤字,而這將考驗投資人需求。(美聯社)
美國大又美法案通過,恐促使政府大量發行短期國庫券,以因應政府財政赤字支出的融資需求,而債市參與者正嚴陣以待。

美國眾議院3日通過川普的「大又美」法案,次日由總統川普簽署生效。市場預期,美財政部將大量發行短期國庫券,而這將考驗投資人需求。國庫券是美國政府發行的一年期以下低風險公債,殖利率近來已升至4%以上。



儘管政府發行部分國庫券的成本,可能低於標售殖利率接近4.35%的10年期公債,但此策略不無風險。倚賴短期資金,恐使借款人日後面臨成本或波動性更高的融資成本。

加拿大一名債券投資組合經理表示,「只要是用非常短期的債券為赤字融資,就有突發性衝擊導致成本上升的風險」。舉例來說,若通膨意外升溫、聯準會(Fed)被迫升息,就會推升國庫券殖利率與短期融資成本;若經濟陷入衰退、經濟活動收縮,導致儲蓄減少,也可能抑制市場對短期債券的需求。

川普曾表明,偏好發行國庫券,而非長債。美國財長貝森特日前也表態支持,稱政府增加長債供給「並無意義」。

市場預期國庫券供給大增,有可能引發美國最短期公債市場再現波動,顯示債市焦點已自年初出現轉變。如今市場關切的議題為,國庫券是否供過多於求,以及這將如何影響殖利率。

美國財政部借款諮詢委員會(TBAC)建議,國庫券占政府未償債務餘額比重應為20%左右,但目前看來有可能進一步提高。美銀(BofA)證券利率策略師預估,國庫券供給占比可能升抵整體可流通債務的25%。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