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6 06:01

國債不如企業債 ! 法國政府「借錢」的利息比法企還高 原因曝光

2025/09/15 15:16  
近期許多法國企業的借貸成本已開始低於法國政府。(示意圖,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根據高盛統計,包括歐萊雅、空中巴士與安盛在內的多家法國企業,其公司債收益率近幾週已低於同期限的法國國債。簡單來說,曾被市場一度視為「無風險資產」的法國國債,如今竟被認為比企業債更危險,打破了主權債券與公司債券之間的典型關係,這代表法國政府「借錢」的利息如今比許多法國企業還高。
據報導,隨著投資人愈發謹慎,現今法國的借貸成本已高於歷經危機重創的希臘,更遠高於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分析師指出,雖然目前法國債務利率為3.5%,仍低於英國或美國,但與這些國家相比,法國的經濟基礎明顯脆弱,若缺乏有效改革,4年內利息支出恐將成為法國預算中的最大開銷。
《紐約時報》指出上週惠譽下調了法國信用評級至A+,理由是國內政治撕裂嚴重,讓政府缺乏推動財政整頓的能力,赤字恐難在2029年前降至GDP 3%的目標。
法國債務總額已達3.35兆歐元(約新台幣11.89兆元),等於GDP的116%,為歐元區最高水平之一,目前利息支出更從2020年的260億歐元(約新台幣9231.5億元)暴增至660億歐元(約新台幣2.34兆元),超越教育與軍事預算。
瑞士銀行經濟學家直言,法國國債已不再是無風險資產,而更像「新興市場債」。這種格局下,LVMH、歐萊雅等藍籌企業的公司債反而被投資人視為更穩健的選擇。
根據高盛數據,近期已有多達10家法國企業債出現「負利差」,創下2006年以來最高紀錄;若放眼整個歐元區,則有超過80家企業的債券收益率低於法國國債。
法媒《Lemonde》指出,過去3年,義大利大幅削減了公共赤字,而法國則任由其赤字不斷攀升。在投資者眼中,儘管義大利債務負擔加重,但其信譽如今已與法國不相上下。在市場上,兩國之間的利率差距幾乎已消失。
2011年和2012年,義大利因極度動盪和不可靠,投資者堅持要求比法國利率高出高達400個基點(4%)的溢價,舉例來說,當法國支付3%的年利率時,義大利必須支付7%。
但此後,該風險溢酬大幅縮水,到了2025年8月15日,10年主要基準利率降至不到5個基點,這是自2005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利率,就5年期債券而言,法國和義大利債券在金融市場的利差在7月中旬完全消失。
目前,巴黎的借貸成本並不高於羅馬,但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安德魯·肯寧漢(Andrew Kenningham)預測:「法國政府的借貸成本可能很快就會超過義大利」,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和野村證券(Nomura)的專家也認同他的觀點。
專家指出,隨著政治僵局與債務快速累積,越來越多法國企業的借貸成本低於政府,打破了過往主權債永遠比公司債更安全的常態。在投資人眼中,若真有「歐債危機2.0」再度上演,法國國債或許正是風險核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