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盧炯燊/即時報導 2025-05-10 21:44 ET
德州政府於2022年控告谷歌公司「非法追蹤和收集用戶的私人數據」,並提出索賠。雙方在9日以14億元達成和解。(路透)
Google
谷歌公司與
德州政府達成和解,同意支付近14億元以解決三年前提出的未經許可收集用戶數據官司。
德州檢察長帕克斯頓((Ken Paxton) 9 日宣布,這筆13.75億元的和解金,是單一個州對谷歌違規訴訟所獲得的最大賠償,遠超此前任何州所獲得的和解金,更重要是向科技公司傳遞一項訊息,絕不允許它們透過「出賣用戶權利自由」來謀取利益。
帕克斯頓強調,大型科技公司無法在德州凌駕於法律之上,谷歌多年來秘密追蹤用戶動向、私人搜索,甚至語音及人臉數據。
谷歌發言人卡斯塔涅達(José Castañeda)回應說,和解協議解決了一系列陳舊索賠指控,部分涉及的是谷歌早已更改的產品政策,強調有關和解,並不要求谷歌承認任何不當行為或作出新的產品改變。
德州政府於2022年控告搜尋巨擘谷歌透過地理位置、隱匿搜尋及生物識別「非法追蹤和收集用戶的私人數據」,並提出索賠。
帕克斯頓指出,谷歌是使用谷歌相簿、谷歌助手等產品及服務,收集了數百萬生物特徵識別信息,包括聲紋及面部幾何記錄。
德州近年來加大對科技巨頭的隱私執法力度,早於2023年12月就針對安卓(Android)應用商店反競爭行為,與谷歌達成7億元和解。2024年7月,就未經許可使用面部識別數據,與mexta達成14億元和解。
有財經專家分析指,谷歌今次支付近14億元,對其財務影響有限,然而在疊加
AI搜索競爭及反壟斷壓力下,市場對其增長前景持審慎態度。
此外,谷歌、mexta跟德州和解,也反映了科技行業面臨美國,乃至全球隱私監管壓力。
美國缺乏聯邦隱私法,但德州、伊利諾伊及華盛頓等州已通過生物識別和數據隱私法填補空白,德州的強硬立場也可能激勵其他州效仿。另方面,谷歌過去3年,在歐洲因反壟斷及隱私違規被罰款大約90億元,顯示全球監管趨嚴。
AI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加劇了隱私爭議,谷歌的Gemini AI以及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等人工智慧程式均面對合法收集數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