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9-21 07:51

陸股三題材 高盛青睞

陸股三題材 高盛青睞
2016-09-21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陸股中秋節後開門紅,昨(20)日受資金觀望影響,亞股普遍收低,不過,高盛最新出具報告卻在本月喊多陸股,並推薦藍籌股、高股息股票及基礎建設概念股三大主軸。
高盛指出,觀察近十年趨勢,中國企業獲利成長率已在今年第1季落底,隨著中國官方出台寬鬆政策,中國經濟有機會在第4季走強。現階段A股評價仍然落後新興市場的平均值,且法人在內的投資者配置權重低,若深港通如期在第4季實施,有機會帶來一波資金潮。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分析,高盛點名的三大題材中,藍籌股受法人的配置水位不高,在基本面好轉下,具有潛在的資金動能;高股息股票因利差優勢,不分海內外都受到追捧;至於基礎建設概念股,指向人口紅利衍生的內需商機,著眼年底前的消費旺季。
近期A股受資金觀望影響,量能縮小,不過,就高盛報告來看,其主要針對MSCI中國指數調整評等至「加碼」,目前指數位置落在63附近,未來12個月目標價由60.5上調至70,代表長線潛在的上漲空間約一成,投資人逢低可留意布局機會。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即使聯準會9月不升息,年底升息的機率也超過五成,升息帶來的衝擊勢不可擋,卻無礙陸股投資價值,主要是因為陸股表現向來與全球市場不同調,且第4季題材除了深港通題材,還有養老金入市及人行投放資金等資金面題材,有助緩解流動性問題,吸引主、被動式買盤陸續進場。
在中國公布8月數據中,新訂單指數為51.3%,與生產指數的差值進一步縮小,其中高端製造業和消費品製造業都高於總體均值,反映經濟結構改善。另外,企業原物料採購價格和數量都明顯成長,採購量更創今年新高,意味製造業信心恢復,景氣重回擴張,總經表現趨向穩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