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12-10 11:40
總是買買買?簡單四招 破解消費話術
如果你總是忍不住買一些看似需要、但事後又有些後悔的東西嗎?還是買的時候以為「占了便宜」,回家卻還是難逃「堆」的命運?小心,你可能是屬於容易被消費話術「綁架」的人。專家說,掙脫話術「綁架」,可從下列四點著手:
一、小心「有感降價」
人類的消費行為,「直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數字位數越多,直覺越貴,湯瑪斯等學者發現若是3美元的商品,降成2.99美元會讓人感覺便宜不少,但是3.60美元的商品降成3.59美元則不會。因此藉由尾數9,尤其是讓前一個位數減少,讓消費者「有感」降價。
二、遠離「買一送一」
貪心是在購買中會出現的心理作用,有時甚至會為了得到免費贈品而買了不必要的量,例如差一些錢可以多獲得一點,因此又多拿幾樣商品。或是買一送一,但贈送的東西其實是用不到或是價值不高的。
三、認清「比較性定價」
在賣場會發現同性質的商品陳列在一起,其中一種顯著定價較高,而另一種商品則有著類似的品質,但是有著較低的定價,消費者很容易陷入二擇一的比較。選擇了相對划算的商品,但是事後將產品一一比較,才發現其實是選擇了次貴的,並不便宜。
四、破解「高貴想像」
此策略多用於精品,也就是用高昂的價格說明其商品的特殊性。由於精品強調的是品質、高貴形象、尊榮感等,例如購買名貴品牌香水花費可能是一般香水的數十倍,即使兩者實際生產的成本可能差異很小,但因購買者多半也希望彰顯身分地位,高貴的定價反而迎合了這種心理需求。
若是購買當下減少衝動或不過度依賴直覺,不難察覺其中不理性之處。另外,減少快速購物的途徑例如網路購物,也會增加理性思考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