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媽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2-06-07 00:19

賴昇楷|反彈行情有戲 聚焦5檔車用電子股

賴昇楷|反彈行情有戲 聚焦5檔車用電子股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6.06
台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端午連假期間美股一日大漲一日大跌,漲幅略大於跌幅,台股今天震盪幅度也有限,終場大盤小漲53點、櫃買指數小跌0.08%,雙雙落在五日線附近整理。
今天台股成交量與「委賣張數」同步縮減,代表許多浮額已在連假之前獲得去化,換言之盤面整體賣壓並不強,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今天市場追價意願同樣不強,大盤高點16654雖然填補掉上周四(6/2)之空方缺口下緣16649,卻沒能加把勁收上五日線和上周四高點,甚至櫃買指數還微幅收破上周四低點,就亞股表現不差、台股賣壓不重的背景來說,今天大盤與櫃買指數的走法略嫌消極,看來短線遇到下彎季線的反壓可能還是需要一點時間整理。
今天台股走勢雖然不強但是估計後續反彈行情仍有戲,理由包括:(1)「內資」主控的櫃買指數於4/27見到跌勢踩剎車動作,雖然之後仍有低點,但與當天低點相差無幾,大盤部分則是拖到5/12才見到波段低點,美股方面更遲,拖到5/20才止住跌勢,既然一向對趨勢方向反應最敏銳的「內資」提早築底、作線,而且築出的「頭肩底」型態時間跨距超過一個月,邏輯上花了大把心力不會只拉抬個幾天就玩完。
(2)即使拉高只是為了逃命(今年以來利率急升、俄烏戰爭、中國封城等都是意想不到且突如其來的變局,導致許多主力、大咖來不及跑),但目前還未拉出足以出貨的安全空間,何況融資餘額也還沒拉起來,是能出貨給誰?
至於選股方面則可聚焦在以下「車用電子」族群相關個股:
1.台半:功率元件廠,今年Q1車用產品需求暢旺,推升營收達37.52億元(年增30.32%),創單季新高,EPS1.55元。旗下6吋廠主攻二極體TVS保護元件,與聯電攜手開發的40V MOSFET去年Q4已經量產出貨,今年60V~100V的MOSFET也將進入量產階段,加上今年車用功率元件持續供需吃緊,未來將進一步搶食電動車、油電混合車及充電樁商機。全年營收挑戰成長30%,由於產品組合優化、費用控管,獲利增幅將超越營收增幅。
2.系統電:無線藍牙胎壓偵測器(TPMS)為特斯拉獨家供應商,今年整體出貨量將成長50%達到800〜1000萬顆,並將持續擴產,預計年底前將年產能拉高到1300〜1500萬顆。儲能不斷電系統(UPS)搭配龍頭電源廠供貨給台積電,今年出貨量持續成長。工業電腦是新成長動能,已打進國際工程車、農耕車品牌,提供車身控制器、強固平板等產品,預計Q3開始放量出貨,下半年貢獻營收3.6億起跳,並帶動毛利率走升。儲能、車用電子與工業電腦是今年主要成長動能,預計Q2開始營收逐季成長且每季年增率都達40〜50%,今年營收上看37億元創新高,EPS挑戰2元,年增逾300%。
3.漢磊:為晶圓代工廠,Q1營收21.07億元(年增29.7%),EPS成長至0.65元,再創單季新高。今年功率元件(FRD、TVS、車用二極體及MOSFET等)需求依然強勁,帶動國際IDM大廠擴大委外及價格再度調漲,加上第三代半導體SiC(碳化矽)及GaN(氮化鎵)晶圓代工產能皆滿載,訂單能見度已達2023上半年,預估全年營收成長超過20%,配合產品組合持續優化,毛利率將優於去年,獲利將創新高。
4.精材:台積電旗下封測廠,Q1營收16.71億元,年減20.9%,EPS1.31元。Q2~Q3受惠車用CIS封裝需求持續成長、12吋晶圓測試及3D感測元件訂單逐季走揚,營運將逐季走高。中長期具有二大成長動能,首先是12吋車用CIS封裝製程預計今年Q4導入量產,由於台積電與SONY、onsemi(安森美)、OmniVision(豪威)等客戶在CIS密切合作,公司後續可望接到CSP(晶圓級封裝)相關訂單。再來是8吋壓電微機電元件中段加工製程已開發完成,今年進入小量量產,將對未來營收有顯著貢獻。
5.新唐:為MCU(微控制器)廠,主力在高階32位元產品,著重在車用、工控及高階消費電子領域,受惠車用持續供不應求,推升Q1營收達107.22億,EPS2.87元,雙雙再創歷史新高,Q2邁入MCU傳統旺季將帶動營運持續成長。BMIC(電池管理晶片)已擁有9家電動車客戶,今年將擴大應用到電動摩托車及電動自行車。伺服器市況暢旺,帶動BMC(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訂單強勁,去年的出貨瓶頸是在封裝端,預計今年持續改善,全年出貨量將成長10%以上。
文/華冠投顧分析師賴昇楷


※本資料由 華冠投顧提供,其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作任何保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