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萱
2025年5月11日 週日 上午7:21

近年詐騙事件頻傳,數位發展部(數發部)9日公布數據指出,光是4月27日到5月3日單周就接獲4922件通報疑似詐騙訊息,精確認有3401件,較前一周大增逾30%。對此,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同日也貼出相關數據感嘆,他不只一次說過,台灣未來3年營收、雇用人口成長最多最漂亮的產業,一定會是詐騙;若說台灣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創業獨角獸」,肯定是詐騙,近年甚至全球化經營。
「工程師看政治」指出,就數據來看,從2020年到2023年,詐騙財損每年增加20至30%,2024全國被詐騙金額達1300多億元,正式突破千億的門檻;2025到現在為止,每月被詐騙金額約70至100億,可能突破去年,再創新高;詐騙從業人數部分,過去幾年都是以每年5000人左右穩定成長,在2023達到5萬人,今年更可能達到6萬人。他對比,台積電員工數約為7.6萬人,兩者數量相去不遠,營收成長幅度亦相近。
「工程師看政治」直言。而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4月報告顯示,台灣已成為東南亞網路詐騙的犯罪洗錢中心,台灣的傳統幫轉型從事網路詐騙及線上博弈,台灣恐成國際洗錢中繼站。報告中明確指出,一些犯罪集團在台灣成立,營運基地設於菲律賓,並在湄公河區域經營賭場、房地產、並從事網路詐騙,還在秘魯從事人口販運,強迫馬來西亞籍人士進行多國的電信詐騙,新加坡、阿聯酋亦被染指。
「工程師看政治」批評,UNODC的報告並不讓人意外,在台灣有綠委用車是詐團無償提供的,但綠委卻說不知道詐騙的事,「你相信有無償使用這種事嗎?」他也提及,有民眾賣房,卻因買主詐欺案被羈押,讓銀行拒絕撥款,然而產權已過戶,結果錢拿不到、房子也拿不回來,但法院判決出爐,由於買主要賠償詐欺被害人,房子被法拍,最初的屋主只能只能依比例索賠,無法拿回全額,法院等於將詐團的罪轉嫁到平民身上,「台灣怎能不成為詐騙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