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5-12 06:38

香港沉沒是歷史必然!(張大春)--1

香港沉沒是歷史必然!(張大春)--1
不是香港不行了,而是大陸變得太行了!
香港沉沒是歷史必然!
香港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錯過了太多機會。
千禧年交接,在製造業、轉口貿易出現轉移傾向之時,香港也曾提出若干個轉型計劃。
1999 年,董建華擬定「數碼港」計劃,要發展互聯網科技。
我們站在那個節點,俯瞰世界,谷歌也就剛在加州的私家車庫裏誕生,臉書、推特連影子在那兒都不知道;國內的阿里、騰訊還都是10人的小團伙;馬雲還不是「爸爸」,還只是個長相不大ㄧ般的小伙子。
當時的香港,軟件、技術、人才、資本,那個方面不能秒殺大陸?
結果,互聯網沒做起來,數碼港被搞成了房地產開發。
後來,董建話華又提出「矽港」計劃。台積電出來的張汝京想在香港搞芯片製造,香港人以「炒地皮、炒樓價」的理由,上街遊行,堅決反對。
結果,上海把張汝京請走,在上海搞了個中芯國際。現在是中國最大、世界第四的芯片製造商。
再後來,董建華再次提出「中藥港」計劃。因為香港既有積澱深厚的科研體系,還有龐大的生物科研人員,最重要的還有全世界都認可的質檢體系。這就是產學研一體,多好的條件。可惜,再次因為資本的短視,又沒搞起來。
結果,河對岸的深圳出現了華大基因,搞成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科研企業。
1999 年到 2005 年,如果香港抓住這三次機會,香港就是亞洲互聯網中心、芯片製造中心、生物科研中心。
那些年,香港去忙啥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