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 05:30

歐盟日本南韓承諾砸下鉅額投資來換美國低關稅協議,對比川普對外宣布的協議內容,與歐盟日韓的事後說明,有著不小的差異。(路透檔案照)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美對台暫時性稅率達二十%,較日韓的十五%高出一截,被解讀是日韓承諾砸下鉅額投資來換協議。但若對比川普對外宣布的協議內容,與歐盟日韓的事後說明,有著不小的差異;若美方未來引入審查機制來監督是否落實,其關稅協議恐存在變數。
台新投顧最新報告分析,美國談判策略明確,就是透過關稅壓力,要求貿易夥伴承諾在美國「擴大投資」或「購買美國產品」;川普還一再聲稱,這些貿易夥伴在美投資將用於重大項目,且美方有裁量權,甚至還主張實際投資產生的利潤,美方將獲取絕大部分,但其說法與事後各國政府對外的說明,有著不小差距。
日方:5500億美元含貸款等融資框架
美方聲稱日本承諾對美投資五五○○億美元(約十六.五兆台幣),涵蓋能源、半導體、造船與製藥領域,並包含採購一○○架波音飛機與八十億美元農產品;但日方解釋是,五五○○億美元並非全都直接投資(FDI),將包含金融機構出資、貸款與擔保等「融資框架」,且「九十%與十%利潤分配」僅適用小部分股權投資項目。
韓方:3500億美元來源是貸款與擔保
另美方稱韓國承諾對美投資三五○○億美元(約十.五兆台幣),並採購一○○○億美元美國能源,承諾投資金額中的一五○○億美元將用於造船業基金,其餘二○○○億美元將廣泛投資於美國積極扶持的戰略性產業。但韓國政府解釋,大部分資金來源是貸款與擔保,股權投資比例不建議超過五%,另兩國在農產品開放、國防費用分擔及科技領域的非關稅壁壘,仍有待進一步協商。
歐盟:6000億美元應視為預期目標
美方也稱歐盟承諾未來三年內將大量進口美國能源產品,採購總額達七五○○億美元,以替代俄羅斯進口;民間企業將在二○二九年前向美方投資六○○○億美元(約十八兆台幣),購買軍事設備、擴大直接投資,並採購價值四○○億美元的AI晶片;但歐盟官員說,六○○○億美元應視為「預期目標」,是鼓勵民間企業在美新增投資、而非公共資金承諾,這與美方的「確定承諾」說法也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