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5-07-13 06:36

保險實物給付 民眾:鈔票卡好

2015年07月13日邱琮皓/台北報導
金管會擬推「實物給付保單」,目前規畫將有健康管理、醫療、護理、長期照護、老人安養、殯葬等六大類。圖為外籍家庭看護工推著坐輪椅的老人家到公園散步。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7-13/clipping/656/b05a00_t_01_03.jpg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但目前以現金給付為主的保險,對老人家來說,卻常是看得到、用不到。因此,金管會將於年底開放壽險業辦理「實物給付」的商業保險,讓被險人可以直接獲得居家照護等實物「理賠」。只是新制尚未上路,已有民眾吐槽說,業者給付的服務未必合用,「還是現金有彈性又好用」。
6大類商品 年底開放
金管會年底將率先開放的實物給付保險包括健康管理、醫療、護理、長期照護、老人安養、殯葬等6大類等商品,目前已有業者針對其中的健康管理、醫療及護理3項摩拳擦掌,標榜屆時民眾拿著錢卻排不到健檢或做月子中心床位的情況,將隨著實物給付的時代來臨,迎刃而解。
但新婚的陳小姐說,實物給付保單未來可以提供月子中心的服務,但如果購買保單後,沒能在保單有效期限內生小孩,豈不白花錢?陳小姐的母親也說:「如果保險公司安排健檢的醫療院所,不是自己信任的,現金就顯得比較實際!」
搭配現金理賠 更踏實
但48歲的不婚族王先生認為,自己沒有另一半,更沒有小孩,如果是身故保險金也不知道該留給誰?如果實物給付型保單提供的服務,就可以直接用在自己身上。他試想:「如果未來生了重病,保險公司可以幫我安排好醫療、看護,甚至是死後需要的喪葬塔位,我就不用一邊治病,還要一邊費心張羅身後事了。」不過,他說,如果除了實物給付,身上還有一筆現金可用,心裡會更踏實。
醫療服務水平 未必到位
據了解,目前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南山人壽等業者,都頗有興趣推出實物型給付保單,但都仍在評估階段。中國人壽資深副總蘇錦隆表示,中國人壽已分別派員評估這6大類別服務,也發現還有不少限制需要突破。
以健康檢查、生產照護為例,區域性成了重要的課題,蘇錦隆分析,雖然醫療院所、坐月子中心很多,但不是每一家院所的水平都是一致的,影響所及,提供一定水準的服務,將成為保險業者未來尋求合作對象時的重要考量。
蘇錦隆指出,民眾擔心「可能保單都到期了,孩子卻還沒生,更別提使用業者提供的做月子中心實物給付了」類似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但現在壽險也有所謂的定期壽險,即在保單期滿後,若被保險人未身故,保單就形同失效。至於會不會退款?他表示,要看保單設計,而依照保險的大數法則,如果會還本、退款的,保費就會稍微高一點,不用退款的,保費就會低很多,未來實物型保單也會朝這個方向設計。(中國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