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14 07:58

央行下一步會降息?

2015年08月14日 呂清郎
中央銀行無預警小幅解除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市場心中普遍的問號是「今年經濟情況難道真的不樂觀?」否則平日如鐵板一塊的央行,都在此時選擇跳出來救房市。更讓大家畫上問號的是,如果景氣持續低迷,經濟成長率保2岌岌可危,央行會不會放出降息的大絕招。
簡單說,利率也是一種價格,市場上需要錢的人多、資金供給少,利率就會上揚;反之,錢多但需要錢的人少,利率就會走跌。從8月至今,央行每天定期收購存單的金額不降反增,等於從市場不停抽資金回央行,如果要利率下降,少收點錢就是了,何必這麼辛苦一面收錢、一面降息?
現在國內資金寬鬆,央行若降息,等於一方面要替銀行消化無處可去資金,一方面又降息,代表降息只是宣示意義、表面功夫,再說白一點,就是台灣經濟真的爛到沒藥可醫了。
但這也存在另一種矛盾,因為央行降息對刺激經濟主要的功能,在於提振投資,不管是企業投資還是民眾股市、房市等投資,如果台灣經濟真的如此差,就算利率降到零,請問,民眾真敢借錢去投資股市嗎?
再說企業投資,行政院先前祭出的5,000億元,有多少企業真正動用,效果可能都還存疑,就算央行降息,如果產業沒辦法轉型,企業找不到出路,一句話,還是白搭,否則銀行早就放款給企業,也不會捧著大把鈔票求央行收定存單了。
說到底,要讓低迷不振的經濟情勢起死回生,重點不在貶值、不在缺錢,當然更不在低利,關鍵還是要回到產業競爭力。央行可以用書面常務理事會就決定鬆綁房市信用管制,當然也有可能選擇降息,只是如果走到這一步,凸顯的僅是政府對經濟的束手無策、難以回天罷了。(工商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