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10-02 14:07

104:台灣將進入新一階段產業轉型

2015-10-02 經濟日報 記者馬瑞璿╱即時報導
無薪假議題再起,台灣明年景氣究竟朝什麼樣的方向邁進,大眾持續關注;人力銀行向來最早嗅到產業與人才需求轉換態勢,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阮劍安今日表示,下半年企業招募、員工轉換工作需求較上半年保守,但這並不是很大的警訊,僅只是季節性正常現象,要到明年過完年之後才會明朗,因應新一次景氣循環,台灣也將進入下一階段產業轉型。
阮劍安表示,今年第2季開始,市場在經濟議題上有些雜音,但從104營運的角度來看,營收並沒有顯著影響,今年7、8、9月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每一年7-10月,104營收都會逐月下滑,這是正常的季度走勢,今年唯一需要注意的部分,在於7-9月單月營收下降態勢稍微陡峭,但並不是很大的警訊。
對於台灣經濟問題,阮劍安認為,全球經濟狀況不佳,台灣經濟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比較有問題的部分在於「市場信心」,由於資方接單變弱,消費者又不願意花錢、支出轉為保守,這讓市場瀰漫了「信心」問題。
從人力需求來看整體產業景氣,阮劍安表示,2000-2006年期間,台灣產業之間瀰漫著「西進」問題,當時產業以台灣接單、中國出貨為主,產業結構出現改變;過去這2-3年開始,台商在中國大陸的營運環境也不是很好,部分台商回到台灣,也有部分台商轉往東南亞市場。
全球不景氣,讓台灣面對在新一次的景氣循環期之中,陸續啟動產業轉型,台灣不少企業進行併購,主要是瞄準規模經濟,但不是走利基市場。
雖然中國生產鏈概念慢慢成型,不過,根據阮劍安觀察,如果把全球所有企業分為一線(Tier 1)、二線(Tier 2)、三線(Tier 3),可以發現,一線大廠根本不擔心中國生產鏈成型,三線大廠在市場中則沒有說話的資格,真正擔心中國生產鏈成型的是二線廠商;對於未來產業發展,阮劍安也表示,產業未來發展會朝兩極化走,一端是走規模經濟,不然打不過中國產業鏈,另外一端的企業則擁有小而美的特質,以利基市場發展為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