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5-12-30 07:41
生醫基金績效 嗄嗄叫
生醫基金績效 嗄嗄叫
2015-12-30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經歷第3季的大幅修正後,醫療保健產業今年全年仍可望以正報酬作收,包括製藥、生技、醫療器材及醫療服務四大次產業的報酬率介於5.6%到13.2%,皆超越全球股市的0.3%,法人建議,醫療保健產業值得中長線布局。MSCI相關指數今年來累積報酬 資料來源:理柏、保德信投信整理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醫療保健產業四大次產業各有不同特性,包括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製藥業、具爆發力的生技類股、現金充足的醫療服務業、以及受惠人口老化的醫療器材業,醫療產業股價指數本益比已修正至接近折價區間,投資最好著眼在中長期,建議逢低逐步加碼,或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降低進場選時的風險。
江宜虔分析,全球65歲以上人口約6億人,2050年預期將成長至15億人,銀髮海嘯將帶動醫療費用成長,並提升醫療類股潛力,明年全球醫療類股預估獲利成長高於其他類股平均,加上併購活動熱絡,持續挹注股價成長動能,這股「銀髮潮」來臨,可望推升生醫基金中長線走勢。此外,預估到了2020年,全球藥品支出將較2015年增加約三成,主要原因為創新藥品的比例逐漸提高。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產業投資重點要選到跌深後還能持續彈升超越前高的產業,建議投資人可掌握具有產值持續成長、產業持續創新兩大重點的醫療生技產業。全球醫藥產業產值已經突破1.3兆美元,新藥研發與購併題材不斷,同時每年第1季本益比的重新評價也可望推升醫療生技類股,故持續看好生技醫療產業後市。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指出,今年以來生技與醫療大型併購案價值創歷史新高,產業基本面健康,在專利到期高峰與低利環境下,併購熱潮可望持續。展望後市,疾病領域中,以癌症免疫學療法、病毒感染、罕見疾病、中樞神經疾病、糖尿病為未來投資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