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5-14 08:25
0514 本周精選/印度水情告急 搶水大戰 愈演愈烈
0514 本周精選/印度水情告急 搶水大戰 愈演愈烈
2016-05-14經濟日報 編譯 余曉惠
印度正在上演一場搶水大戰。一般人家超過一周無法洗澡是家常便飯,農夫望著旱地發愁,學校停課數日,部分地區的水井禁止五人以上集會,以免發生打鬥。印超板球比賽被法院要求另覓比賽場地,因為維護草皮太耗水。 圖/歐新社
印度正在上演一場搶水大戰。一般人家超過一周無法洗澡是家常便飯,農夫望著旱地發愁,學校停課數日,部分地區的水井禁止五人以上集會,以免發生打鬥。印超板球比賽被法院要求另覓比賽場地,因為維護草皮太耗水。缺水甚至影響到一般民眾的終身大事,若是印度男性來自缺水的地區,想結婚難如登天,因為沒有人想讓女兒嫁到一輩子都要用頭頂著瓦甕取水的地方。
印度不是亞洲唯一無水可用的國家,但缺水危機問題甚巨:連兩年雨季降水都低於歷史平均值,讓人格外擔心今年的雨季;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日漸嚴重且為時已久,更早已深深影響這片土地上13億人的生活。
今年來,印度29邦裡的十邦已宣布遭逢旱災,部分水壩、運河和聖河已經見底,某些地區以駭人的速度超抽地下水。
非營利組織SANDRP負責人塔卡爾說:「今年夏天很可能是印度獨立以來情勢最嚴峻的一年,尤其要留意印度中部。」印度水利部長榭克爾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指出「無論政治人物還是學者,沒人意識到缺水危機就要到來」。
專家警告,為爭奪水資源引發的衝突在印度各邦間是一觸即發的戰爭。
即便印度今年雨季能贏來豐沛的降水,用水匱乏依然是長期隱憂,因為印度總人口十年內可能超前中國、躍居全球之首。
研究機構指出,印度1951年剛獨立不久,平均一年可取得5,200立方米的水,人口3.5億;2010年降到1,600立方米,符合國際間「用水緊張」標準。
未來20至30年間,此數據還將跌破1,000立方米,落入「用水短缺」範疇。
和鄰近的巴基斯坦一樣,印度缺水的根源並非真正無水可用(印度總雨量高但每季雨量落差極大、北方河流擁有喜馬拉雅山融雪),而是以下諸多原因匯聚而成:人口成長太快;水資源運輸沒有效率;地主挾著政治影響力,大量栽種稻米或甘蔗等用水量大的作物;農民享有免費能源補貼,使用電力或柴油抽取地下水時毫不手軟。人們以為地下水是取之不盡的免費資源,因此超抽情況嚴重。
最近歐盟研究印度水資源立法,警告這50年來印度地下水井暴增至2,000多萬口,旁遮普地下水位是過去的四到五倍深。
目前全印度超過60%的農業灌溉用水和85%的飲用水,都取自地下水源。此外,氣候變遷讓印度缺水問題益發嚴重,除了氣溫上升導致用水需求增加,降水量也比以往更多變而難以預測。
然而,專家普遍不認為印度政府會儘快採取得以化解缺水危機的行動;印度財政部甚至承諾今年挹注25億美元,加速推動延宕已久的灌溉計畫。發起保護水資源活動的塔卡爾說:「政府迄今做的事只有象徵意義,無論在規劃、政策和執行上,現況一點都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