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5-25 06:47

中國拚改革 概念股看俏

中國拚改革 概念股看俏
2016-05-25經濟日報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
中國政府將推動經濟L型平穩著陸,而非U型或V型反彈。基金經理人指出,中國經濟未來將重視質的發展,供給側改革將是未來數年投資主題,仍有些個股未反映此一利多。
貝萊德中國基金經理人朱悅指出,如果中國政府追求V型反彈,等於是走回頭路,像2008年一樣投入很多產能,最後會付出代價。
朱悅上周在貝萊德亞洲投資論壇後接受訪問指出,以中國的僵屍企業來說,主要集中在鋼鐵、煤及化工等。去年煤價最低點時,所有煤礦公司都虧損,八成公司現金流都是負值。今年煤價反彈,但仍只有五成公司賺錢,七成現金流轉為正值。
朱悅認為,下半年可望見到供給側改革明顯成效。對僵屍企業來說,解決債務會比失業問題重要。一方面政府設立相關基金來補償這些失業人口,一方面,中國藍領人口正在缺工,可吸收部分煤礦及鋼鐵業失業人口。
朱悅看好中國供給側改革,認為不論是舊經濟或新經濟概念股,都會有族群受惠,但也要考慮股價是否已經變貴,因此特別需要謹慎選股。例如,如果能重新分配煤礦與鋼鐵的過剩產能,進行結構重整,仍然會出現賺錢的企業。
貝萊德中國基金今年第1季加碼能源股,受惠能源股這波反彈,績效優於同業與指數。能源股大漲後,朱悅又趁機調節了一些。
對於深港通,朱悅認為,資金南下需求會高於北上,對港股影響也會比較大。深圳中小型股股價較貴,且市值較大,港資流入不會造成太大影響。香港中小型股流動性較弱,有折價現象。
至於A股加入MSCI明晟指數,朱悅說,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實施,基金也會依據股票前景與估值來選擇A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