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12-07 05:10

海外基金 逢回可承接

海外基金 逢回可承接
2017-12-07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
全球股市漲多修正,昨(6)日亞洲股市更成為重災區。但統計今年以來投信發行上百檔海外基金,十大類別平均績效仍收紅,表現第一的大中華基金更上漲33%,法人指出,全球基本面持續復甦,回檔可視為承接機會。
全球股市蔓延恐慌氣氛,亞股昨日集體重挫,歐美股晚間行情動見觀瞻。觀察投信發行海外股票基金,至昨日為止,十大類別已有部分在近一月下跌,整體漲跌互見,今年來仍全數收紅,尤其排行前三的大中華、中國A股與亞股基金,平均績效各有33.5%、30.7%、27.7%。

經濟日報提供
群益投信表示,近期受科技股震盪影響,亞股大幅拉回,不過,時序來到年底,消費力道看升,配合全球基本面向上,支撐股市良性修正後再做反彈,投資人無須過度恐慌。
以亞洲核心的中國市場來看,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謝天翎指出,中國宏觀經濟回溫,已帶動上市公司資產周轉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走升,在第19屆全國代表大會(19大)確立新一輪經濟動力後,政策改革產業可望蓬勃,包含製造業、消費業升級題材,將引領陸股。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全球經濟正在加速增長軌道,帶動出口為導向的亞洲國家,亞股漲勢突出,也因此出現較大回檔,所幸主要亞幣並未大貶,美元續弱,資金未見撤退。
近幾周東北亞、東南亞股市有強弱輪動態勢,反映國際投資人持續看好亞洲。
2018年股市行情仍以美國為首,亞洲經濟還要多看中國,兩大經濟體都在近期繳出成長的經濟數據,且央行重視市場風險,並不以快速緊縮策略回收資金,可望支撐亞洲股匯市。
類股架構來看,近來賣壓明顯集中科技股,法人建議,投資人若危機入市,可採長線護短線,關注長期趨勢正向的新零售、智能醫療、雲端數據、電動車等四大產業。
至於穩健布局,可把握行情調整類股比重,以均衡方式參與經濟增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